niúchuǎnyuè

吴牛喘月

拼音 wú niú chuǎn yuè 怎么读

注音 ㄨˊ ㄋㄧㄡˊ ㄔㄨㄢˇ ㄩㄝˋ

繁体 吳牛喘月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谈虎色变惊弓之鸟喘月吴牛

反义词 处变不惊

吴牛喘月的意思

折叠展开

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
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出处汉・应劭《风俗通》:“吴牛望月则喘;使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唐・李白《丁都护歌》)

谜语最爱对月吟咏的骚客(谜底:吴牛喘月)

吴牛喘月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吴地的水牛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因此便自以为热,气喘不已。#语本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后来也用“吴牛喘月”转而比喻人见到曾受其害的类似事物,而过分惊惧害怕。也用来形容天气酷热。

【典源】

#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1]

[2]牛望月则喘,使之[3]于日,见月怖,亦喘之矣。

注解

[1]典故或见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2]吴:指长江、淮水一带的地区。

[3]苦:痛苦。

参考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

【典故】

水牛原产于我国长江、淮水流域一带,生性怕热,所以夏天时喜欢泡在水中或待在树荫下休息。因为太阳的热力实在太过强烈,水牛深受其苦,因此有时在晚上看见月亮,误以为是太阳已经出来,气温又要升高,而被吓得气喘吁吁。所以在汉代应劭的《风俗演义・佚文》中便有“吴牛望月则喘”之语。后来“吴牛喘月”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人见到曾受其害的类似事物而过分害怕惊惧。也用来形容天气酷热。在《世说新语》中有一个关于“吴牛喘月”的故事。晋武帝的臣子满奋很怕冷,有一次他看到琉璃窗外头的寒冷景象,即使知道琉璃窗很厚实,不会透风,仍不由得打起寒颤。武帝看到了就笑他,满奋便很不好意思地回答:“我像吴牛一样,只要见到了月亮就会气喘吁吁。”

【书证】

  • 01.唐・李白〈丁都护歌〉:“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 02.唐・李白〈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诗:“六月南风吹白沙,吴牛喘月气成霞。”
  • 03.宋・刘弇〈太皇太后表〉:“越鸟巢南,方便家而效职;吴牛喘月,敢惮事以包羞。”
  • 04.宋・张侃〈次韵竹林玉老〉诗三首之二:“我似吴牛喘月光,领疮磨鞅巧相妨。何时饱听林间笛,了却官租稼涤场。”
  • 05.明・徐应秋《玉芝堂谈荟・卷三二・淮北多兽》:“余见诸书谈物理者,汇识之。淮北多兽,江南多禽,湖广多鱼,云南多花。……蓼虫不知苦,粪蛆不知臭。吴牛喘月,蜀犬吠日。”

【用法】

语义比喻人见到曾受其害的类似事物而过分惊惧害怕。

类别用在“惊惧恐慌”的表述上。

例句

地震一来,大家脸色都变了。你也别笑别人是吴牛喘月,其实你也差不多!

自从上次大地震后,许多人只要一感觉地在摇,就如吴牛喘月般紧张得不得了。

自从上次演讲比赛失利后,他只要一上台,就如吴牛喘月般,紧张得说不出话来。

语义形容天气酷热。

类别用在“气候炎热”的表述上。

例句

此地每到夏天,总是热到让人如吴牛喘月,只好天天躲在冷气房!

到泰国后,才真正领略到吴牛喘月的天气,真是热得令人难以忍受。

吴牛喘月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have an excessive fear out of misgivings

吴牛喘月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吴”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吴牛喘月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wú), 口部,共7画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越同舟(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

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下阿蒙(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

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语。~牛喘月(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

姓。

读音(niú), 牛部,共4画

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黄。~角。

星名,二十八宿之。~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喻固执或骄傲。~气。

姓。

读音(chuǎn), 口部,共12画

急促地呼吸。~气。~息。~咳。苟延残~。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刊。~薪。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饼。~琴。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子。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③.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jī), 禾部,共10画

①. 聚集。 如: 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②.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 如: 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读音(léi,lěi,lèi), 糸部,共11画

㈠ 累 [ léi ]

①.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②.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㈡ 累 [ lěi ]

①. 连续,重叠,堆积。 如: 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②.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 如: 累进税。

③. 连及,连带。 如: 累及。牵累。拖累。

㈢ 累 [ lèi ]

①. 疲乏,过劳。 如: 劳累。累乏。

②. 使疲劳。 如: 病刚好,别再累着。

吴牛喘月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