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ǒngzhījiàn

一孔之见

拼音 yī kǒng zhī jiàn 怎么读

注音 ㄧ ㄎㄨㄥˇ ㄓ ㄐㄧㄢˋ

繁体 一孔之見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井蛙之见坐井观天管中窥豹管窥蠡测牖中窥日瓮天之见一得之见管见所及

反义词 高瞻远瞩真知灼见

一孔之见的意思

折叠展开

孔:小窟窿。
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相刺》:“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例子以上所说是我个人的一孔之见,仅供大家参考。

正音”,读作“zhī”,不能读作“zī”。

辨形”,不能写作“”;“”,不能写作“”。

歇后语 1. 顺着竹筒往外看 —— 一孔之见
2. 针眼里观景 —— 一孔之见
3. 凿壁偷光夜读书 —— 一孔之见

谜语1.洞口(谜底:一孔之见)
2.洞察(谜底:一孔之见)
3.儒家观点(谜底:一孔之见)

一孔之见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由一个小孔看到的事物。比喻人的见识狭隘浅薄,无法通晓整体。语本汉・桓宽《盐铁论・相刺》。△“一隅之见”、“井底之蛙

【典源】

汉・桓宽《盐铁论・相刺》

大夫曰:“歌者不期于利声,而贵在中节;论者不期于丽辞,而务在事实。善声而不知转,未可为能歌也;善言而不知变,未可谓能说也。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1],以所不[2]不信人,若蝉之不知雪,坚据古文以应当世,犹[3],胶柱而调瑟,固而难合矣。孔子所以不用于世,而孟轲见贱于诸侯也。”文学曰:“日月之光,而盲者不能见,雷电之声,而聋人不能闻。夫为不知音者言,若语于瘖聋,何特蝉之不知重雪耶?夫以伊尹之智,太公之贤,而不能开辞于桀、纣,非说者非,听者过也。是以荆和抱璞而泣血,曰:『安得良工而剖之!』屈原行吟泽畔,曰:『安得皋陶而察之!』夫人君莫不欲求贤以自辅,任能以治国,然牵于流说,惑于道谀,是以贤圣蔽掩,而谗佞用事,以此亡国破家,而贤士饥于岩穴也。昔赵高无过人之志,而居万人之位,是以倾覆秦国而祸殃其宗,尽失其瑟,何胶柱之调也?”

注解

[1]权衡:衡量、评估事物得失轻重。

[2]睹:看见。

[3]辰参之错:参星在西方,辰星在东方,夜间此出彼灭,白天一同隐没,不能并见。辰、参,星宿名。

[4]胶柱调瑟:比喻顽固而不知变通。见“胶柱鼓瑟”。

【典故】

桓宽的《盐铁论》是一部讨论经济的书。讨论的内容包括:国家经济与外交政策的走向如何?盐、铁收归国营会不会造成“与民争利”的弊端?施政方针与治国理念该如何调整?《盐铁论》不只详细记载了当时的社会情况,更是西汉后期文学的一大突破。当时的政论文字受到谶纬之学的影响,变得迂腐呆板,毫无新意。《盐铁论》采用辩论的形式,以“文学”、“贤良”与“丞相”、“御史”两方互相诘难,有时用连绵详细的说理,有时针对对方理论的弱点进行批判,或用尖锐的语言攻击,或用生动的比喻突出论点,使得论点不断地深化,给人十分深刻的印象。在〈相刺〉篇中,桓宽便借大夫之口说道:“如果只通过一个小孔来看事物,就好像只通晓一个道理,而不知权衡整体,便以自己的无知来非议他人的论点,正如夏天的蝉不知道冬天的冰雪一样,而这也正是像孔子、孟子这样的圣人无法受到重用的真正原因啊!”后来“一孔之见”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人的见识狭隘浅薄,无法通晓整体。

【书证】

  • 01.清・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一五・答问一二》:“昆山顾氏因谓五方之音,虽圣人有不能改者,信有之乎?曰:『此顾氏之轻于持论,以一孔之见,窥测圣人也。』”
  • 02.清・谭嗣同《谭嗣同全集・兴算学议・上欧阳中鹄书》:“不敢专己而非人,不敢讳短而疾长,不敢徇一孔之见而封于旧说,不敢不舍己从人取于人以为善。”

【用法】

语义比喻人的见识狭隘浅薄,无法通晓整体。

类别用在“见识浅陋”的表述上。

例句

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只是一孔之见,不足采纳。

这种看法怕只是他个人的一孔之见,不必太在意吧!

我的见解只是一孔之见,希望引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我对这个问题有些话要说,虽是一孔之见,但请大家多加斟酌。

他对电脑本来就缺乏认识,竟然还敢抱著自己的一孔之见胡乱反对。

在未清楚事情真象之前,凭著一孔之见大放厥词,常会臆测错误的。

如何使我们的公司茁壮,需要集思广益,个人所提的不过是一孔之见,提供大家参考罢了。

一孔之见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a limited view
  2. 狭(せま)い見識(けんしき),管見(かんけん
  3. vue bornée,étroite
  4. не видеть дáльше своего носа(узость взглядов)

一孔之见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见”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完整接龙
  • “一”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一孔之见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ī), 一部,共1画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纯;专。专~。~心~意。

    全;满。~生。~地水。

    相同。~样。颜色不~。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乃;竞。~至于此。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或者。~胜~负。

    初次。~见如故。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读音(kǒng), 子部,共4画

    小洞,窟窿。~穴。~眼。~洞。~方兄(指钱,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恢谐含鄙意)。

    很。~急。~武有力。

    量词,用于窑洞。一~土窑。

    姓。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往,到:“吾欲~南海”。

    读音(jiàn), 见部,共4画

    古同“现”,出现,显露。

    古同“现”,现存。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③.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jī), 禾部,共10画

    ①. 聚集。 如: 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②.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 如: 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读音(léi,lěi,lèi), 糸部,共11画

    ㈠ 累 [ léi ]

    ①.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②.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㈡ 累 [ lěi ]

    ①. 连续,重叠,堆积。 如: 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②.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 如: 累进税。

    ③. 连及,连带。 如: 累及。牵累。拖累。

    ㈢ 累 [ lèi ]

    ①. 疲乏,过劳。 如: 劳累。累乏。

    ②. 使疲劳。 如: 病刚好,别再累着。

    一孔之见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