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opéngmǎnzuò

高朋满座

拼音 gāo péng mǎn zuò 怎么读

注音 ㄍㄠ ㄆㄥˊ ㄇㄢˇ ㄗㄨㄛˋ

繁体 高朋滿座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门庭若市座无虚席宾客盈门

反义词 门可罗雀门前冷落青蝇吊客门庭冷落

高朋满座的意思

折叠展开

高:高贵。
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用法补充式;作谓语;形容宾客很多。

例子高朋满座,闻粲至,倒履迎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回)

歇后语 总统府里请客 —— 高朋满座

谜语武大郎设宴(谜底:高朋满座)

高朋满座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高贵的宾客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众多。#语出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典源】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据《全唐文・卷一八一・王勃》引)[1]

雄州雾列,俊彩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2],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注解

[1]典故或见于《魏书・卷七一・夏侯道迁列传》。

[2]十旬休暇:十日为一旬。唐朝制度,做官者遇到旬日就休假,时称“休沐”。

参考

《魏书・卷七一・夏侯道迁列传》

道迁虽学不渊洽,而历览书史,闲习尺牍,札翰往还,甚有意理。好言宴,务口实,京师珍羞,罔不毕有。于京城之西,水次之地,大起园池,殖列蔬果,延致秀彦,时往游适,妓妾十余,常自娱兴。国秩岁入三千余匹,专供酒馔,不营家产。每诵孔融诗曰:“『坐上客恒满,楢中酒不空』,余非吾事也。”识者多之。

【典故】

王勃是唐初著名的文学家,为“初唐四杰”之一,自幼聪明过人,擅长诗文。滕王阁旧址在今江西新建县西章江门上,是唐朝李元婴(唐高祖李渊的儿子)任洪州都督时所建,落成之日,正巧受封为滕王,因此就名为滕王阁。唐高宗时,阎伯屿为洪州牧,重修滕王阁,后于重阳佳节,在阁中大宴宾客。那时王勃因到交趾省亲,路过此地,也被邀请参加盛会。席间阎伯屿请宾客为滕王阁写一篇文章,大家都谦让推辞,只有王勃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当场写了这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称〈滕王阁序〉),在座的人都赞不绝口。序文中说到,在假期中,许多朋友像云般的聚集,远道而来,席上坐满了高贵的嘉宾。与会的人,个个才华富盛,而自己是个无知的童子,何等的荣幸,也能参与这样的盛会。后来“高朋满座”被用来形容宾客众多。成语也有人认为本于《魏书・卷七一・夏侯道迁列传》:“国秩岁入三千余匹,专供酒馔,不营家产。每诵孔融诗曰:『坐上客恒满,樽中酒不空』,余非吾事也。”录供参考。

【书证】

  • 01.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源)
  • 02.《三国演义》第四○回:“(王)粲容貌瘦弱,身材短小;幼时往见中郎蔡邕,时邕高朋满座,闻粲至,倒履迎之。”
  • 03.《济公传》第八回:“跟前路北就是酒馆,自己进来一看,真是高朋满座。”
  • 04.《济公传》第一二回:“今天有美髯公陈孝、病服神杨猛、赵文会、苏北山、姜百万、周半城,皆在客厅,真是高朋满座。”
  • 05.《镜花缘》第八一回:“兰芝道:『今日之聚,可谓极盛了,我出「高朋满座,胜友如云”,打曲牌名。』众人听了,都不做声。绿云道:『……是〈集贤宾〉。这才叫做对景挂画哩!』」

【用法】

语义形容宾客众多。

类别用在“人数众多”的表述上。

例句

今天寒舍真是蓬荜生辉,高朋满座

父亲生性好客,家里时常高朋满座

他一向轻财仗义,家中经常高朋满座

您老的寿筵,必然是群贤毕至,高朋满座

这家餐厅的菜色远近驰名,每天从早到晚,都是高朋满座

我这间陋室,虽无高朋满座之盛况,却有知己好友之情谊。

我这高朋满座,无一不是文人雅士;他那门庭若市,尽是三教九流。

有一阵子,他家门可罗雀;但自从他步入政坛,却又是天天高朋满座

高朋满座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with a party of distinguished friends

高朋满座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座”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完整接龙
  • 高朋满座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gāo), 高部,共10画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峰。~空。~踞。~原。~耸。~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瞻远瞩。

    高度。他身~一米八。

    等级在上的。~级。~考。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质量。~消费。~价。~档。~手。~能物理。

    声音响亮。引吭~歌。

    敬辞,称别人的事物。~见。~就。~论。~寿。~堂。~徒。

    热烈、盛大。~昂。兴~采烈。

    显贵,道德水平高。崇~。清~。~风亮节。~尚。~雅。~洁。

    宗族中最在上之称。~祖。

    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锰酸钾。

    姓。

    读音(péng), 月部,共8画

    彼此友好的人。~友。~辈。~侪。~俦。宾~。至爱亲~。

    结党。~党(为私利而互相勾结、排斥异己的一帮人)。

    成群。群居~飞。

    古代以贝壳为货币,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

    比。硬大无~。

    姓。

    读音(mǎn), 氵部,共13画

    全部充实,没有余地。~足。~意。充~。饱~。美~。~腔热血。琳琅~目。~载而归。

    到了一定的限度。~员。~月。不~周岁。

    骄傲,不虚心。自~。志得意~。

    十分,全。~世界(到处)。~堂灌。~天飞。~园春色。

    使满,斟酒。~上一杯酒。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和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族。~文。~汉全席。

    姓。

    读音(zuò), 广部,共10画

    坐位。入~。茶~。~谈。宝~。在~。~右铭。

    托着器物的东西。底~儿。

    星空的区域,一群星。星~。天琴~。

    量词,多用于较大或固定的物体。一~山。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③.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jī), 禾部,共10画

    ①. 聚集。 如: 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②.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 如: 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读音(léi,lěi,lèi), 糸部,共11画

    ㈠ 累 [ léi ]

    ①.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②.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㈡ 累 [ lěi ]

    ①. 连续,重叠,堆积。 如: 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②.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 如: 累进税。

    ③. 连及,连带。 如: 累及。牵累。拖累。

    ㈢ 累 [ lèi ]

    ①. 疲乏,过劳。 如: 劳累。累乏。

    ②. 使疲劳。 如: 病刚好,别再累着。

    高朋满座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