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ànwàng

见利忘义

拼音 jiàn lì wàng yì 怎么读

注音 ㄐㄧㄢˋ ㄌㄧˋ ㄨㄤˋ ㄧˋ

繁体 見利忘義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利令智昏利欲薰心财迷心窍临财苟得唯利是图见钱眼开

反义词 仗义疏财见利思义轻财好义临财不苟见义勇为舍生取义

见利忘义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形容人贪财自私。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樊郦滕灌靳周传》:“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某与吕布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

正音”,读作“jiàn”,不能读作“xiàn”。

辨形”,不能写作“”;“”,不能写作“”。

歇后语 拾钱不识街坊 —— 见利忘义

谜语见钱不认朋友(谜底:见利忘义)

见利忘义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语出《汉书・卷四一・樊哙等列传》。△“利令智昏”、“见利忘亲

【典源】

《汉书・卷四一・樊哙等列传》

赞曰:“仲尼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言士不系于世类也。语曰:『虽有兹基,不如逢时。』,信矣!樊哙、夏侯婴、灌婴之徒,方其鼓刀仆御贩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勤)[勒〕功帝籍,庆流子孙哉?[1]时,天下以[2]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若寄父为功臣而又执劫,虽摧吕禄,以安社稷,谊存君亲,可也。”

注解

[1]孝文:刘恒(公元前202—前157),汉高祖刘邦之子,继汉惠帝即位。施政采黄老治术,尊行道家的无为而治。仁慈恭俭,废除残酷的刑罚。天下丰殷,四境和平。

[2]郦寄:汉朝人,字况,生卒年不详。

【典故】

汉高祖过世后,即位的惠帝生性懦弱,由母亲吕后掌握政权,其间残害刘氏亲属,大力提拔吕氏宗亲。吕后一死,宰相陈平和太尉周勃,想趁机铲除吕氏外戚的势力,但是周勃一直无法顺利入主当时由吕禄掌管的北军。陈平和周勃知道郦寄和吕禄是好友后,就挟持郦寄的父亲郦商,要他骗吕禄出游,郦寄没办法,只好答应。周勃入据北军后,先诛杀吕禄,接著一一铲除朝中吕氏势力,使得汉文帝顺利的继位。班固在《汉书》中记载这则历史事件,并且做下评论:汉文帝时,天下人都认为郦寄不顾道义,出卖朋友。但郦寄会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救父亲,一方面为了国家的安定,不能说他出卖朋友,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后来“见利忘义”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

【书证】

  • 01.《汉书・卷四一・樊哙等列传》:“赞曰:『……当孝文之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源)
  • 02.《晋书・卷一二九・沮渠蒙逊载记》:“史臣曰:『……然而见利忘义,苞祸灭亲,虽能制命一隅,抑亦备诸凶德者矣。』”
  • 03.《法苑珠林》卷七四:“故临财苟得,非谓哲人;见利忘义,匪成君子。”
  • 04.唐・王勃〈送劼赴太学序〉:“若意不感慨,行不卓绝,轻进苟动,见利忘义,虽上一阶、履半级,何足恃哉!”
  • 05.明・徐?《杀狗记》第三六出:“柳龙卿、胡子传见利忘义,反复小人,著枷号市曹三个月。”
  • 06.《西游记》第八○回:“似你这个重色轻生,见利忘义的馕糟,不识好歹,替人家哄了招女婿,绑在树上哩!”
  • 07.《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似这等人,也算做穿窬小人中大侠了。反比那面是背非,临财苟得,见利忘义,一班峨冠博带的不同。”
  • 08.《红楼梦》第五六回:“探春笑道:『虽如此,只怕他们见利忘义。』”

【用法】

语义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贬义。

类别用在“贪财图利”的表述上。

例句

做人要讲义气,不能见利忘义

你这样见利忘义,没人敢和你做朋友。

见利忘义的人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

他一向见利忘义,贪污、收贿样样都来。

他虽然很能干,但见利忘义,得小心提防。

只要有钱,这个见利忘义的小人什么都肯做。

这个见利忘义的人,你还跟他合作,哪天被出卖了都不知道。

见利忘义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forget friendship for profit

见利忘义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义”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完整接龙
  • “见”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见利忘义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jiàn), 见部,共4画

    古同“现”,出现,显露。

    古同“现”,现存。

    读音(lì), 刂部,共7画

    好处,与“害”“弊”相对。~弊。~害。~益。~令智昏。兴~除弊。

    使顺利、得到好处。~己。~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

    与愿望相符合。吉~。顺~。

    刀口快,针尖锐,与“钝”相对。~刃。~刀。~剑。~落。~口巧辩。

    从事生产、交易、货款、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息。~率( lǜ )。一本万~。

    姓。

    读音(wàng), 心部,共7画

    不记得,遗漏。~记。~却。~怀。~我。~情。~乎所以。

    读音(yì), 丶部,共3画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

    情谊。~气。恩~。~重如山。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

    指认为亲属的。~父。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

    姓。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③.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jī), 禾部,共10画

    ①. 聚集。 如: 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②.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 如: 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读音(léi,lěi,lèi), 糸部,共11画

    ㈠ 累 [ léi ]

    ①.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②.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㈡ 累 [ lěi ]

    ①. 连续,重叠,堆积。 如: 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②.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 如: 累进税。

    ③. 连及,连带。 如: 累及。牵累。拖累。

    ㈢ 累 [ lèi ]

    ①. 疲乏,过劳。 如: 劳累。累乏。

    ②. 使疲劳。 如: 病刚好,别再累着。

    见利忘义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