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āiménjiànshān

开门见山

拼音 kāi mén jiàn shān 怎么读

注音 ㄎㄞ ㄇㄣˊ ㄐㄧㄢˋ ㄕㄢ

繁体 開門見山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直截了当单刀直入开宗明义直言不讳

反义词 拐弯抹角闪烁其词旁敲侧击闪烁其辞

开门见山的意思

折叠展开

打开门就看见山。喻指说话作文;一开始就入正题;不绕弯子。

出处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说话或写文章。

例子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宋・严羽《沧浪诗话 诗评》)

正音”,读作“jiàn”,不能读作“xiàn”。

歇后语 1. 阿Q谈恋爱 —— 开门见山
2. 愚公之居 —— 开门见山

谜语1.愚公之家(谜底:开门见山)
2.户外一峰秀(谜底:开门见山)

开门见山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一开门就见到对门的山峦。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接了当,一开始就进入正题。※语或出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开宗明义

【典源】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

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

【典故】

宋人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中评论各诗人的作品,在说到李白时写道:“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意思是说:李白因为个性豪放,所写的诗常是一开头就切入主题。而“开门见山”的意思,从字面来看,就是打开门就看见峻秀的青山,也可用来形容风景优美。像唐代刘得仁的〈青龙寺僧院诗〉有云:“此地堪终日,开门见数峰。”讲的就是僧院风景,开门见青山,可以让人流连终日,舍不得离开。宋代戴复古也有“潇潇洒洒屋三间,日日开门见好山”的诗句,形容友人蔡仲卿的青在堂景致宜人。明代的张岱有篇〈快园记〉,描述快园的景色:“开门见山,开牖见水。”也就是面对青山绿水的意思。因为推开门就能看到对门的山,所以引申出“直接了当”的意思;后来“开门见山”多被用来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接了当,一开始就进入正题。

【书证】

  • 01.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源)
  • 02.《儿女英雄传》第六回:“举起双拳,先在他面门前一幌,这叫作『开门见山』,却是个花著儿。”
  • 03.清・李渔《闲情偶寄・卷三・词曲部・格局》:“予谓词曲中开场一折,即古文之冒头、时文之破题,务使开门见山,不当借帽覆顶。”
  • 04.《歧路灯》第二回:“说话要开门见山,谭兄之意,欲以世兄读书之事,烦潜老照管哩。”

【用法】

语义一开门就见到山峦。

类别用在“景致美好”的表述上。

例句

这所房屋,开门见山,开牖见水,环境优美。

住在这里,最令人心醉的就是开门见山,与陶渊明更有把酒东篱的心契。

语义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一开始就进入正题。

类别用在“言谈直爽”、“直入主题”的表述上。

例句

这个问题,咱们今天不妨就开门见山地谈个明白。

我是个直肠子的人,说话向来开门见山,直言无讳。

我不习惯听人说话拐弯抹角,您就开门见山说明来意吧!

写作论说文,以开门见山的方式破题,也是常见的技巧。

苏洵的〈六国〉采用开门见山的破题方式,显得简洁有力。

事不宜迟,请你开门见山地说出自己的意思,不要绕弯子。

既然大家都是多年老友,我就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不再客气了。

这部小说用开门见山的笔法写成,一开始就把主角的个性和盘托出。

你如果有什么高见,就请开门见山地说出来,别再拐弯抹角,浪费口舌了。

他的演说开门见山切入主题,鞭辟入里;你的讲评画龙点睛,为他增光不少。

【辨识】

同义“开门见山”及“开宗明义”都有一开始就把主旨表达清楚的意思。

异义“开门见山”侧重于直接切入正题;“开宗明义”侧重于揭示主旨。

例句
开门见山开宗明义例句
我不习惯听人说话拐弯抹角,您就开门见山说明来意吧!
在这本书的首章,作者开宗明义地说明了他创作的旨意。

开门见山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declare one's intention immediately
  2. 単刀直蕑(たんとうちょくにゅう),端的(たんてき)にものを言う
  3. aller droit au but(parler sans détour)
  4. ohne Umschweife direkt zum Thema kommen(mit jm deutsch reden)
  5. говорить без обиняков

开门见山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山”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完整接龙
  • “开”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开门见山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kāi), 廾部,共4画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启。~化。~诚布公。

    分割。对~。三十二~本。

    通,使通。~导。~窍。

    使显露出来。~采(挖掘矿物)。~发。

    扩大、发展。~扩。~拓。

    发动或操纵。~动。~车。

    起始。~始。~宗明义。

    设置、建立。~创。~国。~设。

    列举,写出。~单子。~发票。

    支付。~销。~支。

    沸腾,滚。~水。

    举行。~运动会。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躲~。

    读音(mén), 门部,共3画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

    途径,诀窍。~径。~道儿。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 zhǎng )~长子。

    事物的分类。分~别类。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

    量词。一~大炮。

    姓。

    读音(jiàn), 见部,共4画

    古同“现”,出现,显露。

    古同“现”,现存。

    读音(shān), 山部,共3画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

    姓。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③.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jī), 禾部,共10画

    ①. 聚集。 如: 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②.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 如: 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读音(léi,lěi,lèi), 糸部,共11画

    ㈠ 累 [ léi ]

    ①.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②.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㈡ 累 [ lěi ]

    ①. 连续,重叠,堆积。 如: 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②.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 如: 累进税。

    ③. 连及,连带。 如: 累及。牵累。拖累。

    ㈢ 累 [ lèi ]

    ①. 疲乏,过劳。 如: 劳累。累乏。

    ②. 使疲劳。 如: 病刚好,别再累着。

    开门见山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