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ǎngtiānkāi

异想天开

拼音 yì xiǎng tiān kāi 怎么读

注音 ㄧˋ ㄒㄧㄤˇ ㄊㄧㄢ ㄎㄞ

繁体 異想天開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妙想天开胡思乱想匪夷所思想入非非浮想联翩

异想天开的意思

折叠展开

异:奇异、奇特;天开:比喻凭空的;根本没有的事情。
形容想法非常离奇、荒唐。或指解放思想。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刑部书吏得了他的贿赂,便异想天开的设出一个法来。”

用法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讽刺意味。

例子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

正音”,读作“yì”,不能读作“yī”。

辨形”,不能写作“”。

歇后语 1. 又要公羊,又要喝奶 —— 异想天开
2. 土楼里造飞机 —— 异想天开
3. 瞎子不知阴天 —— 异想天开

谜语最离奇的想法(谜底:异想天开)

异想天开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不符实际、不合事理的奇特想法。※语或出清・无名氏〈都门纪变百咏〉其五七。△“想入非非

【典源】

※清・无名氏〈都门纪变百咏〉其五七(据《清代北京竹枝词》引)

乞选渔船钻[1],议挑河水灌[2]。料[3]谋国忧勤日,异想天开首独搔。

注解

[1]铁甲:铁片制成的战船。

[2]城濠:护城河。

[3]渠:他们,第三人称代词。此指提建议的人。

【典故】

异想天开”是指发出奇想天门开启,这种想法是怪异的,所以叫“异想”。异想的结果自然是不符实际、不合事理。清代无名氏〈都门纪变百咏〉中,提到为抵御外敌入侵北京城,有人就建议找些渔户潜水去破坏铁甲船,也有人建议挖深护城河,并挑运河水来灌注,使它深满以抵挡敌人。这些不符实际,不合事理的建议当然是“异想天开”的想法。

【书证】

  • 01.清・无名氏〈都门纪变百咏〉其五七:“乞选渔船钻铁甲,议挑河水灌城濠。料渠谋国忧勤日,异想天开首独搔。”(源)
  • 02.《镜花缘》第八一回:“紫芝道:『……我就出个「穿缎靴”,打《孟子》一句。』……姜丽楼道:『可是“足以衣帛矣”?』紫芝道:『然也。』陶秀春道:『这可谓异想天开了。』」
  • 03.《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想著这个人扮了官去做贼,却是异想天开,只是未免玷辱了官场了。”
  • 04.《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刑部书吏,得了他的贿赂,便异想天开的,设出一法来。”
  • 05.《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六回:“叠三这宝货,他揣摩到了这一层,却异想天开,夸说他的药膏,可以在枪上戒烟。”

【用法】

语义不符实际、不合事理的奇特想法。

类别用在“奇思异想”的表述上。

例句

是谁异想天开,把脚踏车弄到树上去的?

有位科学家说:“所有发明都来自于异想天开。”

他幻想自己是个大富翁,可以天天不做事,真是异想天开

他将外星人描写得这样神奇,简直达到了异想天开的地步。

现在有许多事物,相信在古人看来,可能都是属于异想天开,不可能出现的。

许多古人是异想天开的神话传说,如“千里眼”、“顺风耳”,如今都成了事实。

多亏莱特兄弟异想天开,想著人能像鸟一样在天空飞翔,竟然促成人类实现飞行的美梦。

【辨识】

同义“异想天开”及“想入非非”都有想法奇特、不切实际的意思。

异义“异想天开”侧重于形容超乎常情、难以实现的想法;“想入非非”则侧重于虚妄的想法,有时指不正当的邪思。

例句
异想天开想入非非例句
有位科学家说:“所有发明都来自于异想天开。”
请用艺术的眼光欣赏这些画作,不要想入非非

异想天开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have bats in one's belfry(to have wild ideas in one's mind; ask for the moon; indulge in the wildest fantasy)
  2. 奇想天外(きそうてんがい)
  3. idées bizarres,fantastiques
  4. den wildesten Phantastereien nachhǎngen(utopisch)
  5. несбыточная идея(дикая мысль)

异想天开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异想天开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ì), 廾部,共6画

不同的。~乎。~说。~常。~己(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人)。~端(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如“~~邪说”)。~化。~性。~样。大同小~。~曲同工。

分开。离~。~居。

另外的,别的。~日。~地。~国。~乡。~类。

特别的。奇~。~闻。~彩。奇才~能(特殊的才能)。

奇怪。惊~。诧~。怪~。

读音(xiǎng), 心部,共13画

动脑筋,思索。感~。思~。~法。~象(配置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入非非。异~天开。幻~。

推测,认为。~必。~见(由推想而知道)。~来(表示只是根据推测,不敢完全肯定)。~当然(凭主观推测,认为事情应该是这样)。不堪设~。

希望,打算。休~。理~。~望。妄~。

怀念,惦记。~念。朝思暮~。

像。云~衣裳花~容。

读音(tiān), 一部,共4画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在上面。~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气候。~气。~冷。

季节,时节。冬~。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宫。

自然界。~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干( gān )〕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自然的、生成的。~然。~性。~职(应尽的职责)。~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伦之乐。

读音(kāi), 廾部,共4画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启。~化。~诚布公。

分割。对~。三十二~本。

通,使通。~导。~窍。

使显露出来。~采(挖掘矿物)。~发。

扩大、发展。~扩。~拓。

发动或操纵。~动。~车。

起始。~始。~宗明义。

设置、建立。~创。~国。~设。

列举,写出。~单子。~发票。

支付。~销。~支。

沸腾,滚。~水。

举行。~运动会。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躲~。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③.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jī), 禾部,共10画

①. 聚集。 如: 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②.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 如: 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读音(léi,lěi,lèi), 糸部,共11画

㈠ 累 [ léi ]

①.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②.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㈡ 累 [ lěi ]

①. 连续,重叠,堆积。 如: 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②.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 如: 累进税。

③. 连及,连带。 如: 累及。牵累。拖累。

㈢ 累 [ lèi ]

①. 疲乏,过劳。 如: 劳累。累乏。

②. 使疲劳。 如: 病刚好,别再累着。

异想天开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