èrmén

不二法门

拼音 bù èr fǎ mén 怎么读

注音 ㄅㄨˋ ㄦˋ ㄈㄚˇ ㄇㄣˊ

繁体 不二法門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独一无二必由之路

反义词 左道旁门歪门邪道

不二法门的意思

折叠展开

不二:唯一的;法门:修行的门径。
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径。

出处《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形容独一无二的方法。

例子历观战史,水战用火攻,是颠扑不破的不二法门(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正音”,读作“bù”,不能读作“bú”。

辨形”,不能写作“”。

谜语险超俄国迎凯旋(谜底:不二法门)

不二法门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佛教用语。不二,不是两个极端;法门,修行入道的门径。“不二法门”指观察事物的道理,要离开相对的两个极端的看法,才能得其实在,所以“不二法门”是指到达绝对真理的方法。语出《维摩诘所说经・卷中・入不二法门品第九》。后用“不二法门”比喻唯一的方法或途径。

【典源】

《维摩诘所说经・卷中・入不二法门品第九》

尔时维摩诘谓众菩萨言:“诸仁者,云何菩萨入不二法门,各随所乐说之。”……如是诸菩萨各各说已。问文殊师利,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文殊师利曰:“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1][2],离诸问答,是为入[3][4]。”于是[5][6]:“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师利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注解

[1]示:开示。

[2]识:知道、了解。

[3]不二:指不是两个极端。

[4]法门:指修行入道的门径。

[5]文殊师利:佛教菩萨名,生卒年不详,简称为“文殊”。象征佛陀智慧的菩萨,和观音、地藏、普贤并称四大菩萨。相传山西五台山是文殊师利的道场。

[6]维摩诘:僧人,生卒年不详。维摩诘为胡语的音译。意译为“净名”、“无垢称”。为《维摩诘经》的主角。

【典故】

不二,不是两个极端,也就是唯一,绝对的。法门,指修行者所从入的门径。不二法门,就是到达绝对真理的方法。在《维摩诘所说经・卷中》叙述众菩萨阐述各自对“入不二法门”的见解,最后大家问文殊师利菩萨的看法,文殊菩萨认为“不二法门”就是不可用言语说明的,无法用意念去体会的,无法问答的。后来文殊菩萨转问维摩诘的意见,维摩诘默然,一句话不说。文殊菩萨看了有所体会地说:“善哉!善哉!原来真正的不二法门是不需要文字语言来形容的。”后来“不二法门”成为一句成语,除佛经原有意思外,经常是用来指唯一的方法或途径。

【书证】

  • 01.《维摩诘所说经・卷中・入不二法门品第九》:“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源)
  • 02.唐・陈子昂〈夏日晖上人房别李参军序〉:“遂欲高攀宝坐,伏奏金仙,开不二之法门,观大千之世界。”
  • 03.《五灯会元・卷二・维摩大士》:“维摩会上,三十二菩萨各说不二法门。文殊曰:『我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菩萨,入不二法门。』”
  • 04.《景德传灯录・卷二八・越州大珠慧海和尚语》:“第二诸菩萨各说入不二法门,以言显于无言。文殊以无言显于无言,维摩不以言不以无言故默然收前言语。”
  • 05.《西游记》第三一回:“义结孔怀,法归本性。金顺木驯成正果,心猿木母合丹元。共登极乐世界,同来不二法门。”
  • 06.清・茂苑惜秋生〈糊涂世界序〉:“守株待兔之举,视若不二法门;复蕉寻鹿之徒,尊为无上妙品。”
  • 07.《醒世姻缘传》第九三回:“这胡无翳将这寺内历年败坏的山门,重整僧规,再兴禅教,自先五蕴皆空,不由得众人也就六根清净,仍旧成了个不二法门。”

【用法】

语义比喻唯一的方法或途径。

类别用在“唯一途径”的表述上。

例句

多读多写是学习写作的不二法门

合群敬业是让工作愉快的不二法门

教育是百年大计,也是培养国力的不二法门

只要了解这个不二法门,心灵自然就能获得平静。

勤劳是成功的不二法门,你想投机取巧是肯定会失败的。

不二法门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the only effective means
  2. единственный спóсоб

不二法门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门”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完整接龙
  • “不”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不二法门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bù), 一部,共4画

    fǒu ㄈㄡˇ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读音(èr), 一部,共2画

    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

    双,比。独一无~。

    两样,别的。~话。不~价。

    读音(fǎ), 氵部,共8画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制。~治。犯~。守~。合~。宪~(国家的根本大法)。政~。奉公守~。逍遥~外。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设~。手~。写~。

    仿效。效~。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式。~帖。

    佛家的道理。佛~。~号。~轮。~像。~门。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师。~器。~事。

    指“法国”~文。~式大菜。

    姓。

    读音(mén), 门部,共3画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

    途径,诀窍。~径。~道儿。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 zhǎng )~长子。

    事物的分类。分~别类。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

    量词。一~大炮。

    姓。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③.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jī), 禾部,共10画

    ①. 聚集。 如: 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②.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 如: 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读音(léi,lěi,lèi), 糸部,共11画

    ㈠ 累 [ léi ]

    ①.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②.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㈡ 累 [ lěi ]

    ①. 连续,重叠,堆积。 如: 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②.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 如: 累进税。

    ③. 连及,连带。 如: 累及。牵累。拖累。

    ㈢ 累 [ lèi ]

    ①. 疲乏,过劳。 如: 劳累。累乏。

    ②. 使疲劳。 如: 病刚好,别再累着。

    不二法门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