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íshǒu

唾手可得

拼音 chuí shǒu kě dé 怎么读

注音 ㄔㄨㄟˊ ㄕㄡˇ ㄎㄜˇ ㄉㄜˊ

繁体

感情 褒义成语

近义词 易如反掌探囊取物轻而易举

反义词 荆天棘地移山填海谈何容易大海捞针难于登天

唾手可得的意思

折叠展开

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唾手:往手上吐唾沫。

出处北宋《新唐书・褚遂良传》:“但遣一二慎将,付锐兵十万,翔会云輣,唾手可取。”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例子(1)科学上没有唾手可得的事,都需要经过艰苦的努力。(2)四个现代化决非唾手可得,只有付出艰苦的劳动才能使它实现。

正音”,读作“chuí”,不能读作“chuí”;“”,读作“dé”,不能读作“děi”。

辨形”,不能写作“”。

歇后语 下扣子捉麻雀 —— 唾手可得

谜语口水(谜底:唾手可得)

唾手可得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唾手,往手上吐唾沫。“唾手可得”比喻事物很容易得到。语本晋・司马彪《九州春秋》。△“拱手而取

【典源】

晋・司马彪《九州春秋》(据《后汉书・卷七三・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公孙瓒》李贤注引)

[1]曰:“始天下兵起,我谓唾掌而决。”

注解

[1]瓒:公孙瓒(?∼公元199),东汉辽西令支人,字伯珪。灵帝中平年间为辽东国长史,以镇压黄巾军,拜奋武将军,封蓟侯。后据冀州与袁绍相争,因其自恃才力,个性贪暴,使得百姓将士离散。献帝建安四年为袁绍所败,自焚而死。

【典故】

三国时代,群雄并起,公孙瓒据有冀州,与袁绍对峙,情势本大有可为。但在一连串的战争之中,公孙瓒败多胜少,原本的雄心壮志逐渐地消磨殆尽,于是兴起了避世的念头。公孙瓒找到了易守难攻的易京做为据点,将之建筑成坚不可摧的堡垒。他先在堡垒的外围挖掘了十道堑壕,又在其内填起多座高大的土丘,土丘之上再建筑高楼,自己便住在当中最坚固、高大的高楼之内。他又在堡垒之中储存了三百万斛的米粮,打算休养生息,直到天下大势底定。有人问公孙瓒为何如此时,他回答说:“当初我以为平定天下,唾掌可决。从今日的形势看来,并非如此。不妨暂时退守,以待时机。”可惜公孙瓒消极守成的想法,反而让他忘记了进取之心,加上他亲近小人,无法任用贤能,为了积存钱粮而横征暴敛,失去民心,终至败亡。后来“唾手可得”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事物很容易得到。

【书证】

  • 01.《水浒传》第九七回:“今当乘其惊惧,开以自新之路,明其利害之机。城中必缚将出降,兵不血刃,此城唾手可得。”
  • 02.《三国演义》第七回:“韩馥无谋之辈,必请将军领州事,就中取事,唾手可得。”
  • 03.《说唐演义》第六○回:“眼见关内无人,此关唾手可得也。”
  • 04.《东周列国志》第七回:“此城唾手可得,不意郑兵相助,又费时日。奈何?”

【用法】

语义比喻事物很容易得到。

类别用在“轻易得手”的表述上。

例句

这事虽不是唾手可得,但也不是太难。

这件事不难,待我打通关节,自然唾手可得

这座奖杯,以我们的实力,可以说唾手可得

眼前这个唾手可得的机会,有谁能抗拒得了诱惑。

自古以来,要成就大事业绝不是轻而易举、唾手可得的。

实在是因为我们太得意忘形了,唾手可得的奖杯只好拱手让人了。

【辨识】

形音唾,音tuò。吐口水。不可作“”。

唾手可得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get it with hands down
  2. 容易(ようい)に得(え)られること
  3. sehr leicht zu bekommen sein
  4. брать голыми руками

唾手可得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得”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完整接龙
  • “唾”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唾手可得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chuí), 口部,共11画

    口腔里的消化液。~液。~涎。~沫。

    啐,从嘴里吐出来。~弃(吐唾沫表示轻视、鄙弃)。~骂。~手可得。~面自干。

    读音(shǒu), 手部,共4画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心。棘~(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 zhuó )~(开始做,动手)。~不释卷。

    拿着。人~一册。

    亲自动手。~稿。~迹。~令。~书(a。笔迹;b。亲笔书信)。

    技能、本领。~法(技巧,方法)。~段。留一~。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国~。扒~。生产能~。

    小巧易拿的。~枪。~册。

    读音(kě), 口部,共5画

    〔~汗( hán )〕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

    读音(dé), 彳部,共11画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拿~起来。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跑~快。香~很。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③.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jī), 禾部,共10画

    ①. 聚集。 如: 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②.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 如: 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读音(léi,lěi,lèi), 糸部,共11画

    ㈠ 累 [ léi ]

    ①.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②.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㈡ 累 [ lěi ]

    ①. 连续,重叠,堆积。 如: 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②.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 如: 累进税。

    ③. 连及,连带。 如: 累及。牵累。拖累。

    ㈢ 累 [ lèi ]

    ①. 疲乏,过劳。 如: 劳累。累乏。

    ②. 使疲劳。 如: 病刚好,别再累着。

    唾手可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