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ùjīngxīn

触目惊心

拼音 chù mù jīng xīn 怎么读

注音 ㄔㄨˋ ㄇㄨˋ ㄐㄧㄥ ㄒㄧㄣ

繁体 觸目驚心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骇人听闻惊心动魄胆战心惊

反义词 习以为常司空见惯

触目惊心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触目:眼睛看到;惊:震惊。
眼睛看到;内心感到吃惊。形容事态严重;令人震惊。也作“怵目惊心”、“惊心怵目”。

出处清・林则徐《颁发禁烟治罪新例告示》:“尔等更当触目惊心,如再观望迁延,以身试法,则是孽由自作,死有余辜,毋谓言之不早也。”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事态严重。

例子又因他姓赤,惟恐厕内倘有赤痢血痔之类,也好教他触目惊心,时常打扫:因此把他派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九回)

正音”,读作“chù”,不能读作“chǔ”。

辨形”,不能写作“”。

谜语一看吓一跳(谜底:触目惊心)

触目惊心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目光所及,令人内心深受冲击。语本《南齐书・卷二二・豫章文献王列传》。形容事情景况,令人震惊。△“刿目怵心”、“刿目鉥心

【典源】

《南齐书・卷二二・豫章文献王列传》

蔼又与右率沈约书曰:「夫道宣余烈,竹帛有时先朽,德孚遗事,金石更非后亡。丞相独秀生民,傍照日月。标胜丘园,素履穆于忠义,誉应华衮,功迹著于弼谐。无得而称,理绝照载。若夫日用阒寂,虽无取于锱铢,岁功宏达,谅有寄于衡石。窃承贵州士民,或建碑表,俾我荆南,阅感无地。且作纪江、汉,道基分陕,衣冠礼乐,咸被后昆。若其望碑尽礼,我州之旧俗,倾廛罢肆,鄙(士)[土〕之遗风,庶几弘烈或不泯坠。荆、江、湘三州策名不少,并欲各率毫厘,少申景慕。斯文之托,历选惟疑,必待文蔚辞宗,德佥茂履,非高明而谁?岂能骋无愧之辞,詶式瞻之望。吾西州穷士,[1],恩周荣誉,泽遍衣食,永惟道荫,[2],缅寻遗烈,触目崩心。常谓福齐南山,庆钟仁寿,吾侪小人,贻尘帷盖。岂图一旦遂投此请。

注解

[1]一介寂寥:一名默默无闻之人。寥,音liáo

[2]日月就远:时间消逝。

【典故】

“触目惊心”原作“触目崩心”。据《南齐书・卷三二・豫章文献王列传》载,南齐豫章文献王萧嶷过世后,受过他恩惠的乐蔼在写给沈约的书信中说,自己原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西州穷士,因为受到萧嶷的重用,才能有今天衣食无缺的生活。随著时间消逝,缅怀追寻萧嶷遗留的功业,目光所及,令人内心深受冲击。后来“触目惊心”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事情景况,令人震惊。出现“触目惊心”的书证如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九出:“李大人,闻言兴慨,触目惊心。”

【书证】

  • 01.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九出:“李大人,闻言兴慨,触目惊心。”
  • 02.《梼杌闲评》第四○回:“为天灾人灾,同时互见,触目惊心,恪遵明旨,恭陈修省之实,以重天戒,以保泰运。”
  • 03.《镜花缘》九九回:“惟恐厕内倘有赤痢血痔之类,也好教他触目惊心,时常打扫。”
  • 04.清・林则徐《林文忠公公牍・公牍六・颁发禁烟治罪新例告示》:“此后凡有获案,即皆遵照问拟。尔等更当触目惊心,如再观望迁延,以身试法,则是孽由自作,死有余辜。”
  • 05.《花月痕》第五回:“天寒岁暮,游子乡关之感,风人屺岵之思,麕至沓来,顿觉茅店鸡声,草桥月色,触目惊心,无复曩时兴致。”

【用法】

语义形容事情景况,令人震惊。

类别用在“惊恐骇人”的表述上。

例句

这场大车祸的惨状,真是叫人触目惊心

电视播出的命案现场,看来真是触目惊心

这部电影里的血腥画面,让人看了触目惊心

为了保护幼童,电视应该减少播出触目惊心的可怕画面。

小王没有看过这么触目惊心的场面,一时之间整个人都呆住了。

电影里一个又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镜头,让每个观众都吓得几乎无法呼吸。

触目惊心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be shocked to witness
  2. (ある深刻な光景を)目(め)にして心を痛(いた)める
  3. spectacle sensationnel,effrayant,saisissant,foudroyant
  4. durch den Anblick abgeschreckt werden(entsetzlich)
  5. потрясáющий

触目惊心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心”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完整接龙
  • “触”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触目惊心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chù), 角部,共13画

    抵、顶。抵~。“羝羊~藩,赢其角”。

    碰,撞。~礁。~电。~动。~摸。~发。~犯。~怒。

    遇着。接~。~觉( jué )。~目惊心。~角( jiǎo )。~景生情。~类旁通。

    因某种刺激而引起感情变化。感~。忽有所~。

    读音(mù), 目部,共5画

    眼睛。~光。醒~。历历在~。~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

    看,视。~语。~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的( dì )(亦指箭靶的中心)。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条~。纲举~张。

    名称。数~。巧立名~。

    标题。~录。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鸟纲中有雁形~和鸡形~。

    孔眼。网~。

    指为首的人。头~。

    读音(jīng), 忄部,共11画

    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车。~群。马~车败。

    害怕,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紧张不安。~恐。~骇。~愕。~惶。~诧。~遽。~厥。~悟。~心动魄。~惶失措。~世骇俗(言行出奇,使世人惊恐)。

    震动。~动。~扰。~堂木。打草~蛇。

    出人意料的。~喜。

    读音(xīn), 心部,共4画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包。~律。~衰。~悸。

    中央,枢纽,主要的。~腹。中~。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理。~曲。~魄。~地。~扉。衷~。~旷神怡。人~惟危。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③.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jī), 禾部,共10画

    ①. 聚集。 如: 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②.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 如: 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读音(léi,lěi,lèi), 糸部,共11画

    ㈠ 累 [ léi ]

    ①.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②.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㈡ 累 [ lěi ]

    ①. 连续,重叠,堆积。 如: 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②.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 如: 累进税。

    ③. 连及,连带。 如: 累及。牵累。拖累。

    ㈢ 累 [ lèi ]

    ①. 疲乏,过劳。 如: 劳累。累乏。

    ②. 使疲劳。 如: 病刚好,别再累着。

    触目惊心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