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īngliánhuòjié

兵连祸结

拼音 bīng lián huò jié 怎么读

注音 ㄅㄧㄥ ㄌㄧㄢˊ ㄏㄨㄛˋ ㄐㄧㄝˊ

繁体 兵連禍結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兵荒马乱兵马倥偬内忧外患天下大乱

反义词 天下太平太平盛世安居乐业国泰民安物阜民丰

兵连祸结的意思

折叠展开

兵:指战争;结:相连。
指战争连年不断;灾祸持续相结。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匈奴传下》:“汉武帝选将练兵,约赍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馀年。”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持久的战争。

例子北洋军阀,勾结帝国主义,形成各霸一方的封建割据,横征暴敛、兵连祸结,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全国人民如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正音”,读作“jié”,不能读作“jiē”。

辨形”,不能写作“”。

兵连祸结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兵,战争。结,相连。“兵连祸结”指战争持续不断,灾祸接连而来。语出《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兵荒马乱

【典源】

《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

莽将严尤谏曰:“臣闻匈奴为害,所从来久矣,未闻上世有必征之者也。后世三家周、秦、汉征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周得中策,汉得下策,秦无策焉。当周宣王时,猃允内侵,至于泾阳,命将征之,尽境而还。其视戎狄之侵,譬犹蚊虻之螫,敺之而已。故天下称明,是为中策。汉武帝选将练兵,[1]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中国[2],匈奴亦[3],而天下称武,是为下策。秦始皇不忍小耻而轻民力,筑长城之固,延袤万里,转输之行,起于负海,疆境既完,中国内竭,以丧社稷,是为无策。……”

注解

[1]约赍:轻装。赍,音

[2]罢耗:疲劳耗弱。罢,通“”,音

[3]创艾:因受惩治而畏惧。艾,通“”,音ài,惩戒。

【典故】

据《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载,王莽篡汉初期,匈奴因不服而发难。王莽为了树立威信,打算以三十万人,三百天份的粮食,讨伐匈奴。将军严尤上书劝谏说:“匈奴为害中国,从周朝、秦朝,一直到汉朝,已经很久了。汉武帝讨伐匈奴,战争灾祸连续不断,拖延了三十余年,造成国力疲耗,匈奴才因此受到惩治而心生畏惧。如今天下才刚底定,民力尚未恢复,如果现在还要开战,实在是不堪负荷。”后来原文中的“兵连祸结”被摘出成一句成语,用来指战争持续不断,灾祸接连而来。

【书证】

  • 01.《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汉武帝选将练兵,约赍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中国罢耗,匈奴亦创艾,而天下称武,是为下策。”(源)
  • 02.《后汉书・卷四七・班梁列传・班勇》:“夫要功荒外,万无一成,若兵连祸结,悔无及已。”
  • 03.唐・陆贽〈论叙迁幸之由状〉:“凶渠稽诛,逆将继乱,兵连祸结,行及三年。”
  • 04.宋・苏轼〈缴词头奏状・沈起〉:“王韶以熙河进,章惇以五溪用,熊本以泸夷奋,沈起、刘彝闻而效之,结怨交蛮,兵连祸结,死者数十万人,苏缄一家,坐受屠灭。”
  • 05.元・韦居安《梅磵诗话》卷下:“味此诗,有以见兵连祸结,当时之民不得以全其生者,可哀也。”
  • 06.《警世通言・卷九・李谪仙醉草吓蛮书》:“今承平日久,无将无兵,倘干戈复动,难保必胜。兵连祸结,不知何时而止?愿吾皇圣鉴!”

【用法】

语义战争持续不断,灾祸接连而来。

类别用在“战乱不安”的表述上。

例句

这地区长久以来因为种族问题而兵连祸结

战争一旦发生,兵连祸结,生灵涂炭,最苦的是百姓!

这种兵连祸结的日子何时能了?百姓渴盼安乐,如大旱之望云霓。

爷爷说他年轻时几乎都在兵连祸结的岁月度过,要我们知福惜福。

这几年来兵连祸结,好不容易大家能过太平日子,可千万别再起战端了。

好不容易才平息战事,哪知道又有蓄意挑衅的;一旦重燃战火,必定兵连祸结,民不聊生。

【辨识】

同义“兵连祸结”及“兵荒马乱”都用来形容战争的动荡不安。

异义“兵连祸结”侧重于接连不断的战争使得灾祸亦接连不断;“兵荒马乱”侧重于描述战争所造成的慌乱景象。

例句
兵连祸结兵荒马乱例句
这几年来兵连祸结,好不容易大家能过太平日子,可千万别再起战端了。
战争一旦发生,必然到处兵荒马乱,生灵涂炭,流离失所。

兵连祸结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war-ridden

兵连祸结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结”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完整接龙
  • “兵”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兵连祸结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bīng), 八部,共7画

    武器。~器。~刃。~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战士,军队。~士。~卒。~丁。~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法。~家。~机。~衅(战争的争端)。~书。~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荒马乱。~贵神速。

    读音(lián), 辶部,共7画

    相接。~日。~夜。~年。~亘(接连不断)。~襟(姐妹的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载。~缀。~理。烽火~天。~篇累( lěi )牍。

    带,加上。~带。~坐(一个人犯法,他的家属、亲族、邻居连带受处罚)。

    就是,既使,甚至于。~我都不信。

    联合。外~东吴。

    军队的编制单位,“排”的上一级。~长。

    姓。

    同“琏”,古代宗庙盛黍稷的器具。

    同“链”,铅矿。

    读音(huò), 礻部,共11画

    灾殃,苦难。~殃。~害。~患。~根。~端。~首。~事。战~。惹~。~从口出。~起萧墙(“萧墙”是照壁,意思是祸事发生在家里,喻内部发生祸乱)。

    危害,使受灾殃。~国殃民。

    读音(jié), 纟部,共9画

    植物长果实。开花~果。~实。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③.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jī), 禾部,共10画

    ①. 聚集。 如: 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②.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 如: 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读音(léi,lěi,lèi), 糸部,共11画

    ㈠ 累 [ léi ]

    ①.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②.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㈡ 累 [ lěi ]

    ①. 连续,重叠,堆积。 如: 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②.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 如: 累进税。

    ③. 连及,连带。 如: 累及。牵累。拖累。

    ㈢ 累 [ lèi ]

    ①. 疲乏,过劳。 如: 劳累。累乏。

    ②. 使疲劳。 如: 病刚好,别再累着。

    兵连祸结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