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īnghuāngluàn

兵荒马乱

拼音 bīng huāng mǎ luàn 怎么读

注音 ㄅㄧㄥ ㄏㄨㄤ ㄇㄚˇ ㄌㄨㄢˋ

繁体 兵荒馬亂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兵戈扰攘兵马倥偬兵连祸结内忧外患鸡犬不宁兵慌马乱

反义词 天下太平太平盛世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兵荒马乱的意思

折叠展开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
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出处明・李唐宾《梧桐叶》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的混乱状。

例子此时四处兵荒马乱,朝秦暮楚,我勉强做了一部《旧唐书》,那里还有闲情逸志弄这笔墨。”(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

正音”,读作“huāng”,不能读作“huǎng”。

辨形”,不能写作“”。

歇后语 骑兵败阵 —— 兵荒马乱

谜语军阀混战(谜底:兵荒马乱)

兵荒马乱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形容战争所造成的混乱景象。※语或出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兵连祸结”、“兵乱年荒

【典源】

※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据《元曲选》引)

[牛尚书云〕既然姻缘会合,不是俺做大,一向收留在俺府中为女,也是天数。不然,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我便做你的丈人,也做得过,请同花状元并居东床。著你团圆,大排筵宴,做个庆喜的筵席者。

【典故】

“兵荒马乱”形容战争所造成动荡不安的混乱景象。此处“”和“”都是指混乱的景象。“”或为“”字之假借。所以“兵荒马乱”就是“兵慌马乱”。战乱时候,正是兵士慌忙,战马杂乱。另外,“”本来有“凶年”的意思。如:“饥荒”。所以“兵荒”也可以解释为“战争所造成的灾害”。出现这句成语较早的文献,如元代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写到牛尚书提到正旦(女主角):“一向收留在俺府中为女,也是天数。不然,那兵荒马乱,定遭驱被掳。”指的就是战乱景象。不过在宋代傅肱《蟹谱・卷下・兵证》有一条资料,说:“吴俗有『虾荒蟹乱』之语,盖取其被坚执锐,岁或暴至,则乡人用以为兵证也。”意思是说吴地有“虾荒蟹乱”的俗语,如果忽然间涌现大量的虾蟹,当地人会把这种情形当成兵灾的征兆。“兵证”就是“兵灾的征兆”。这条资料讲的虽然不是“兵荒马乱”,但是也许有所相关,所以附在这里作参考。后来“兵荒马乱”可能就是出自此处,用来形容战争所造成的混乱景象。

【书证】

  • 01.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既然姻缘会合,不是俺做大,一向收留在俺府中为女,也是天数。不然,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源)
  • 02.《水浒后传》第二五回:“我有个哥哥在城里,因兵荒马乱,好几时不曾来。若无人拘管,自会去寻。”
  • 03.《镜花缘》第一○○回:“此时四处兵荒马乱,朝秦暮楚,我勉强做了一部《旧唐书》,那里还有闲情逸志弄这笔墨!”

【用法】

语义形容战争所造成的混乱景象。

类别用在“战乱不安”的表述上。

例句

那年头兵荒马乱的,不知有多少人妻离子散。

这一路上兵荒马乱的,谁也没把握说一定逃得出来。

但愿上苍保祐我们,此生不必再过那种兵荒马乱的日子。

一旦战争开打,必然到处兵荒马乱,人们颠沛困顿,流离失所。

在那兵荒马乱的岁月里,能保住小命已算幸运的了,那还敢再奢望些什么。

兵荒马乱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turmoil and chaos of war
  2. 戦争で世(よ)の乱(みだ)れるさま
  3. Kriegswirren
  4. врéмя смут и войн

兵荒马乱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乱”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完整接龙
  • “兵”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兵荒马乱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bīng), 八部,共7画

    武器。~器。~刃。~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战士,军队。~士。~卒。~丁。~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法。~家。~机。~衅(战争的争端)。~书。~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荒马乱。~贵神速。

    读音(huāng), 艹部,共9画

    年成不好,收成不好。~年。灾~。防~。备~。

    长满野草,或无人耕种。~芜。~地。开~。

    废弃。~废。~疏。~置。业精于勤,~于嬉。

    冷落偏僻。~村。~郊。~落( luò )(a.荒凉冷落;b.荒疏衰退)。~颓。

    严重缺乏,不够用。煤~。

    不实在的,不正确的。~信。~唐(a.浮夸,不实在;b.行为放荡。“唐”均读轻声)。

    放纵,迷乱。~淫。~腆(沉湎于酒)。

    远,边远的地方。~远。~遐。八~。

    扩大:“天作高山大王~之”。

    包有:“奄有龟蒙,遂~大东,至于海邦”。

    工业上指没有经过精细加工的。~子(毛坯)。

    读音(mǎ), 马部,共3画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匹。骏~。~到成功。~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大。~蜂。~勺。

    姓。

    读音(luàn), 乚部,共7画

    没有秩序。~套。紊~。凌~。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世。政~。平~。~邦不居。

    混淆。~伦。败常~俗。

    任意随便。~吃。~跑。

    男女关系不正当。淫~。

    横渡。~流。

    治理。~臣。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曰。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③.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jī), 禾部,共10画

    ①. 聚集。 如: 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②.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 如: 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读音(léi,lěi,lèi), 糸部,共11画

    ㈠ 累 [ léi ]

    ①.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②.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㈡ 累 [ lěi ]

    ①. 连续,重叠,堆积。 如: 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②.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 如: 累进税。

    ③. 连及,连带。 如: 累及。牵累。拖累。

    ㈢ 累 [ lèi ]

    ①. 疲乏,过劳。 如: 劳累。累乏。

    ②. 使疲劳。 如: 病刚好,别再累着。

    兵荒马乱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