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īngér

轻而易举

拼音 qīng ér yì jǔ 怎么读

注音 ㄑㄧㄥ ㄦˊ ㄧˋ ㄐㄩˇ

繁体 輕而易舉

感情 褒义成语

近义词 吹灰之力易如反掌唾手可得举手之劳

反义词 九牛二虎之力来之不易寸步难行

轻而易举的意思

折叠展开

轻:轻松;举:向上托。
很轻松很容易地举起来。形容做事情毫不费力。

出处《诗经・大雅・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宋・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例子事情并不象宋福想的那样轻而易举(杨朔《渔笛》)

正音”,读作“ér”,不能读作“ěr”。

辨形”,不能写作“”。

歇后语 1. 大力士耍灯草 —— 轻而易举
2. 水牛背上挂树叶 —— 轻而易举

谜语难以重托(谜底:轻而易举)

轻而易举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重量轻而容易举起。形容非常轻松,毫不费力。语出宋・朱熹《诗集传・卷一八・大雅・烝民》。

【典源】

宋・朱熹《诗集传・卷一八・大雅・烝民》

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我于是[1]其能举之者,则惟[2]而已,是以心诚爱之,而恨其不能有以助之。盖爱之也,秉彝好德之性也,而不能助者,能举与否,在彼而已,固无待于人之助,而亦非人之所能助也。至于王职有阙失,亦惟仲山甫独能补之。盖惟大人然后能格君心之非,未有不能自举其德,而能补君之阙者也。

注解

[1]谋度:揣摩思量。

[2]仲山甫:本名失传,因封于樊,故亦称樊仲、樊仲山父、樊穆仲。西周人,生卒年不详,周宣王时的大臣,尹吉甫尝作〈烝民〉诗以称扬其德。

【典故】

“轻而易举”意谓重量很轻,可以非常容易地举起来。其实早在汉代王充《论衡・状留》中即有“枯而轻者易举”这样的句子,但“轻而易举”一语则要到宋代,方见于大儒朱熹《诗集传・卷一八・大雅・烝民》。〈烝民〉一诗据载为尹吉甫所作,内容为称扬仲山甫的美德。仲山甫是西周宣王时的大臣,德行很高,〈烝民〉诗中描述他“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御”,也就是说他的性格刚正不阿,行事极有原则,软硬都不吃,只以正道为依规,不会去欺悔弱势,也不会畏惧强权。诗中接著又说:“人亦有言,德輶(yóu)如毛,民鲜(xiǎn)克举之,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是轻的意思,“”则是少的意思,朱子解释此段诗义说:“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我于是谋度其能举之者,则惟仲山甫而已。”意思是:人们多以为行有德之事是很容易的,但却很少有人真的能身体力行。我想了想,恐怕真只有仲山甫确实做到吧!朱熹话中的“轻而易举”,即用来形容非常轻松,毫不费力。

【书证】

  • 01.宋・朱熹《诗集传・卷一八・大雅・烝民》:“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源)
  • 02.宋・文天祥〈巳未上皇帝书〉:“惟于二十家取其一,则众轻而易举,州县号召之无难,数月之内,其事必集。”
  • 03.《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不如我和你想个法子罢,是轻而易举,绝不费事的,不知你可肯做?”

【用法】

语义形容非常轻松,毫不费力。

类别用在“非常容易”的表述上。

例句

这件事情对他而言,轻而易举,根本不成问题。

这件困难的事情,小明居然轻而易举地就办好了。

这件事对他而言,轻而易举就可完成,你放心交给他吧!

想要成功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不付出心力是无法达到的。

轻而易举地就将这首曲子演奏得如此完美,实在令人叹赏。

想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失散多年的亲人,可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

轻而易举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easy to undertake
  2. 極(ごく)容易(ようい)にできる,造作(ぞうさ)なくできる
  3. sans peine
  4. spielend leicht(mit Leichtigkeit)
  5. плёвое дело без всякого трудá

轻而易举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举”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完整接龙
  • 轻而易举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qīng), 车部,共9画

    分量小,与“重( zhòng )”相对。~重。~型。~便( biàn )。~于鸿毛。~尘栖弱草(喻人生渺小短暂)。

    程度浅,数量少。年~。工作~。

    用力小。~放。~声。~闲。~描淡写。

    负载少,装备简省。~装。~骑。~锐(轻装的精锐部队)。

    认为容易,不以为重要。~视。~蔑。~生。

    随便,不庄重。~率( shuài )。~佻。~浮。

    读音(ér), 而部,共6画

    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连词(①表平列,如“多~杂”。②表相承,如“取~代之”。③表递进,如“~且”。④表转折,如“似是~非”。⑤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⑥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⑦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表(从……到……)从上~下。

    读音(yì), 日部,共8画

    不费力,与“难”相对。容~。~与(容易对付)。~于。

    和悦。平~(➊态度谦逊和蔼;➋指语言文字浅显)。

    改变。~手。~地。变~。

    交换。交~。贸~。

    轻慢。贵货~土。

    芟治草木。~墓(除治墓地的草木)。~其田畴。

    古书名,《易》即《易经》,也称《周易》。

    姓。

    读音(jǔ), 丶部,共9画

    向上抬,向上托。~头。~手。~重。~棋不定。

    动作行为。~止。轻而易~。

    发起,兴办。~义。~办。创~。

    提出。~要。~例。

    推选,推荐。推~。荐~。

    全。~国。~世。~家。

    古代指科举取士。科~。~人。一~成名。

    攻克:“一战而~鄢、郢”。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③.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jī), 禾部,共10画

    ①. 聚集。 如: 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②.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 如: 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读音(léi,lěi,lèi), 糸部,共11画

    ㈠ 累 [ léi ]

    ①.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②.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㈡ 累 [ lěi ]

    ①. 连续,重叠,堆积。 如: 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②.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 如: 累进税。

    ③. 连及,连带。 如: 累及。牵累。拖累。

    ㈢ 累 [ lèi ]

    ①. 疲乏,过劳。 如: 劳累。累乏。

    ②. 使疲劳。 如: 病刚好,别再累着。

    轻而易举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