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ǐshǔ

屈指可数

拼音 qū zhǐ kě shǔ 怎么读

注音 ㄑㄩ ㄓˇ ㄎㄜˇ ㄕㄨˇ

繁体 屈指可數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寥若晨星寥寥可数寥寥无几

反义词 不可胜数不计其数不胜枚举比比皆是多如牛毛车载斗量恒河沙数盈千累万俯拾即是

屈指可数的意思

折叠展开

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

出处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突出的人或事。

例子中国民族工业就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项了!(茅盾《子夜》二)

正音”,读作“shǔ”,不能读作“shù”;“”,读作“zhǐ”,不能读作“zhí”。

辨形”,不能写作“”。

谜语1.十个(谜底:屈指可数)
2.一二三四五(谜底:屈指可数)

屈指可数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弯曲手指可计数,形容数量很少。语本《三国志・卷一七・魏书・张乐于张徐传・张郃》。△“寥若晨星”、“寥寥无几

【典源】

《三国志・卷一七・魏书・张乐于张徐传・张郃》

诸葛亮复出,急攻陈仓,帝驿马召郃到京都。帝自幸河南城,置酒送郃,遣南北军士三万及分遣武卫、虎贲使卫郃,因问郃曰:“迟将军到,亮得无已得陈仓乎!”[1][2]县军无谷,不能久攻,对曰:“比臣未到,亮已走矣;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郃晨夜进至南郑,亮退。诏郃还京都,拜征西车骑将军。

注解

[1]郃:音。指张郃(公元?—公元231),三国魏河日鄚人。魏文帝时,诸葛亮复出,急攻陈仓,郃料亮无谷不能久攻,遂晨夜进至南郑,亮退。郃还京,拜征西骑将军。

[2]亮:指诸葛亮(公元181—234),字孔明,三国蜀汉琅琊郡阳都人。避乱荆州,刘备三访其庐乃出。为人足智多谋,忠心耿耿。曾败曹操于赤壁,佐定益州,使蜀与魏、吴成鼎足之势。刘备殁,辅助后主刘禅,封武乡侯。志在攻魏以复中原,乃东和孙权,南平孟获,与魏长期争战,后鞠躬尽瘁,卒于军中,谥号忠武。著有诸葛武侯集。

【典故】

屈指,用手指计算事物的数量。据《三国志・卷一七・魏书・张乐于张徐传・张郃》记载:魏文帝时,任命张郃为节度使督导关中诸军。他到达荆州时,正好是冬天河流水浅的时候,大船无法通行,只好住扎在方城。此时正好诸葛亮复出,急攻陈仓,魏文帝很担心,不仅亲自到河南城巡视,还增派军队给张郃,并问等他赶到,陈仓是否保得住?张郃知道诸葛亮的军队没有太多粮食,不能久攻,于是回答:“不用等臣到,诸葛亮就先撤退;我用手指计算,诸葛亮的军粮维持不了十天。”后来“屈指可数”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数量很少。

【书证】

  • 01.宋・欧阳修〈唐安公美政颂〉:“今文儒之盛,其书屈指可数者无三四人。非皆不能,盖忽不为尔。”
  • 02.《封神演义》第八二回:“燃灯点头对众道人叹曰:『今日方知截教有这许多人品。吾教不过屈指可数之人。』”
  • 03.清・梁章巨《归田琐记・卷八・附复廖钰夫尚书魏和斋山长书》:“他处所不敢知,即以某现居浦城而论,举商之事未息,半载以来,死亡逃匿者屈指可数,现在追呼日至,绅富尚皆重足而立,惴惴于心。”

【用法】

语义形容数量很少。

类别用在“数量稀少”的表述上。

例句

今天到场的亲友没几个,屈指可数

赤崁楼可说是台湾目前屈指可数的一级古迹之一。

居礼夫人可算是理化专才中屈指可数的女性代表。

马友友早已跻身为世界屈指可数的一流大提琴家。

社会上的有钱人不少,但因彩券中奖而一夕致富的人可是屈指可数

在亚洲地区,要找到像法国罗浮宫一般规模的美术馆,可谓屈指可数

这次学测的题目比较灵活,依专家评估,能达到高标分数的人当是屈指可数

土地高度开发的台北盆地,尚能存活的百年老树,已是屈指可数,弥足珍贵。

【辨识】

同义“屈指可数”及“寥寥无几”都是数量极少的意思。

异义“屈指可数”强调十指可计量的数目;“寥寥无几”则泛指数目不多。

例句
屈指可数寥寥无几例句
社会上的有钱人不少,但因彩券中奖而一夕致富的人却是屈指可数
冬天到了,树枝上头只剩寥寥无几的黄叶,随时都会飘落。

屈指可数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be able to count on the fingers/on the fingers of one hand(can be counted on one's fingers-very few)
  2. 指折(ゆびお)り
  3. etwas an den Fingern zǎhlen kǒnnen(wenig)
  4. пересчитать по пальцам

屈指可数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数”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完整接龙
  • “屈”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屈指可数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qū), 尸部,共8画

    使弯曲,与“伸”相对。~曲( qū )。~折。~膝。~伸(弯曲和伸直,引申为失意和得意)。首~一指。卑躬~膝。

    低头,降服。~服。~从。威武不~。

    冤枉,叫人不痛快。冤~。委~。~辱。~才。~就(受委屈而担任某种职务,常用于请人任职的客套话)。~驾。~己待人。

    理亏。~心(亏心,昧心)。理~词穷。

    姓。

    读音(zhǐ), 扌部,共9画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手~。巨~(大拇指)。~甲。~纹。~印。屈~可数。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下了三~雨。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着。~画。~南针。~手画脚。

    点明,告知。~导。~引。~正。~责。~控(指名控告)。~摘。~挥。~日可待。

    直立,竖起。令人发( fà )~(形容极为愤怒)。

    意向针对。~标。~定。

    古同“旨”,意义,目的。

    读音(kě), 口部,共5画

    〔~汗( hán )〕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

    读音(shǔ), 攵部,共13画

    屡次。~见不鲜(亦称“屡见不鲜”)。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③.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jī), 禾部,共10画

    ①. 聚集。 如: 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②.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 如: 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读音(léi,lěi,lèi), 糸部,共11画

    ㈠ 累 [ léi ]

    ①.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②.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㈡ 累 [ lěi ]

    ①. 连续,重叠,堆积。 如: 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②.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 如: 累进税。

    ③. 连及,连带。 如: 累及。牵累。拖累。

    ㈢ 累 [ lèi ]

    ①. 疲乏,过劳。 如: 劳累。累乏。

    ②. 使疲劳。 如: 病刚好,别再累着。

    屈指可数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