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éiguàněr

如雷贯耳

拼音 rú léi guàn ěr 怎么读

注音 ㄖㄨˊ ㄌㄟˊ ㄍㄨㄢˋ ㄦˇ

繁体 如雷貫耳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名满天下如雷灌耳闻名遐尔

反义词 无名小卒

如雷贯耳的意思

折叠展开

贯:穿透。
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久闻元帅大名,如雷贯耳。”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客套话。

例子(1)久闻老兄大名,如雷贯耳,只恨相识太晚。(2)肖飞的大名在敌占区里已如雷贯耳

辨形”,不能写作“”。

如雷贯耳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好像雷声传入耳朵那样响亮。比喻人名气很大,众所共闻。※语或出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

【典源】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

某乃秦昭公是也。昔年我父穆公因与楚结亲,世为邻好。近因吴国有一口宝剑飞入楚国,那吴王屡次索剑,楚王只不肯还,以此惹动刀兵,几至灭国。有楚大夫申包胥前来借兵求救,某坚意不允,不意包胥在驿亭中,依墙而哭,七昼夜不绝,遂将邮亭哭倒,我想此人真烈士也。……[申包胥做见科云〕俺楚王悬望大国救兵,不啻饥渴,大王怎生不念亲好,忍坐视乎?[秦昭公云〕大夫,因你日夜号哭,忠烈动人,某今借与你十万雄兵,命姬辇为帅,即日救楚。……某乃姬辇是也,官封大将军之职,主公呼唤,不知有甚差遣?令人报复去,道是俺姬辇来了也。[卒子报科云〕姬辇到。[姬辇做见科云〕主公唤姬辇,[1]使用。[[2]云〕久闻元帅大名,如雷贯耳。今蒙大王怜愍敝国,肯发救兵,有劳元帅领兵前赴,真乃小官万幸。

注解

[1]那厢:这边、这里。

[2]申包胥: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楚国大夫。本姓公孙,名包胥,因封于申,故号申包胥。

【典故】

“如雷贯耳”指像雷声传入耳朵样响亮,比喻人名气很大,众所共闻。这句成语常见於戏曲小说中,如元代郑廷玉所写的戏曲《楚昭公》,故事中写到春秋时吴王阖闾珍爱的一把宝剑飞入楚国,为楚昭公所得。吴王屡次向楚昭公索剑,楚昭公都不肯还。吴王一气之下,便下了战书,结果楚国被吴国伍子胥等人打得大败。楚国大夫申包胥,前往秦国商借救兵,但秦王不肯出兵,申包胥就在秦国痛哭七天七夜。秦昭公看申包胥日夜号哭,忠烈动人,心受感动,于是答应借申包胥十万雄兵,命姬辇为主帅,助楚昭公复国。姬辇向申包胥报到时,申包胥即说:“久闻元帅大名,如雷贯耳。蒙秦王怜悯,发兵相救,有劳元帅领兵前往,真是楚国人民的万幸!”这里就用了“如雷贯耳”来称赞姬辇名气很大。因为这句成语是用来赞颂他人的声名,所以常和“久闻大名”、“久仰大名”连用。

【书证】

  • 01.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久闻元帅大名,如雷贯耳。”(源)
  • 02.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折:“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幸遇尊颜,实乃小生万幸。”
  • 03.《三国演义》第三八回:“玄德下拜曰:『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昨两次晋谒,不得一见,已书贱名于文几,未审得入览否?』”
  • 04.《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少年道:『久仰先辈大名,如雷贯耳,小人有幸相遇。今先辈欲何往?』”
  • 05.《隋唐演义》第三七回:“安祖对雄信纳头拜下去道:『孙安祖粗野亡命之徒,久慕员外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实慰平生。』”

【用法】

语义比喻人名气很大,众所共闻。

类别用在“名声显扬”的表述上。

例句

您的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请多指教。

他的大名在音乐界早已如雷贯耳,爱乐者几乎无人不晓。

自从她得到奥运金牌后,在体育界已是如雷贯耳的人物。

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今日能当面请益,真是三生有幸。

他抛妻离子的消息传出后,原本如雷贯耳的声誉立即转为一片骂声。

如雷贯耳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piercing one's ear like thunder
  2. 鳴(な)りひびく
  3. оглушать подобно грому

如雷贯耳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耳”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完整接龙
  • “如”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如雷贯耳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rú), 女部,共6画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

    到,往。~厕。

    假若,假设。~果。~若。假~。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

    与,和:“公~大夫入”。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

    表示举例。例~。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姓。

    读音(léi), 雨部,共13画

    由于下雨时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空中闪电发出的强大的声音。~电。~鸣。~动。~雨。~霆。~厉风行。

    军事用的爆炸武器。地~。鱼~。布~。扫~。~管。

    〔~池〕古水名,在今中国安徽省望江县。现用于成语“不敢越~~一步”,喻不敢越出一定的范围。

    姓。

    读音(guàn), 贝部,共8画

    古代穿钱的绳索(把方孔钱穿在绳子上,每一千个为一贯):“~朽而不可校”。腰缠万~。

    穿,通,连。~穿。~串。~通(➊连接,沟通;➋对学术等全部透彻地了解)。连~。~注。~彻。~珠(连珠成串,常用来形容声音的圆润动听)。鱼~而入。

    古同“惯”,习惯。

    原籍,出生地。籍~。

    姓。

    读音(ěr), 耳部,共6画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 bèi )。~垂。~鬓厮磨( mó )。~穴。~聪目明。~濡目染。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③.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jī), 禾部,共10画

    ①. 聚集。 如: 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②.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 如: 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读音(léi,lěi,lèi), 糸部,共11画

    ㈠ 累 [ léi ]

    ①.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②.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㈡ 累 [ lěi ]

    ①. 连续,重叠,堆积。 如: 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②.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 如: 累进税。

    ③. 连及,连带。 如: 累及。牵累。拖累。

    ㈢ 累 [ lèi ]

    ①. 疲乏,过劳。 如: 劳累。累乏。

    ②. 使疲劳。 如: 病刚好,别再累着。

    如雷贯耳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