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ōuxīnfén

忧心如焚

拼音 yōu xīn rú fén 怎么读

注音 ㄧㄡ ㄒㄧㄣ ㄖㄨˊ ㄈㄣˊ

繁体 憂心如焚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心急如焚忧心忡忡愁眉苦脸愁肠百结

反义词 安之若素无忧无虑欣喜若狂喜出望外欢天喜地

忧心如焚的意思

折叠展开

焚:火烧。
忧虑、焦急得心里像火烧一样。形容十分忧愁、焦急。

出处《诗经・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焚,不敢戏谈。”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表示人的焦急心情。

例子魏巍《东方》第四部第20章:“尤其是他一口饭不吃,使老妈妈忧心如焚。”

正音”,读作“fén”,不能读作“fēn”。

辨形”,不能写作“”。

谜语油烧心(谜底:忧心如焚)

忧心如焚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内心忧虑有如火在焚烧。形容非常焦急忧虑。语本《诗经・小雅・节南山》。△“忧心忡忡

【典源】

《诗经・小雅・节南山》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1],不敢[2]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注解

[1]惔:音tán,焚烧。

[2]戏谈:戏谑、开玩笑。

【典故】

“忧心如焚”原作“忧心如惔”,出自《诗经・小雅・节南山》。这是一首在西周末年用以讽刺当时太师尹氏的诗,尹太师位极人臣,深受君王的重用,却不能替人民谋福祉,贪污乱政,使国家陷入危难。“忧心如惔,不敢戏谈。国既卒斩,何用不监?”是说每个人对于国家目前的情势都忧心忡忡,对于尹氏的威赫,也不敢戏玩谈笑,国家将灭,而位高权重的尹太师怎么不好好行使自己的职责呢?“”是烧灼的意思,诗人使用“忧心如惔”形容人民对国家情势的焦虑,内心如被火烧灼般。后来“”改用成“”,也是烧灼、焚烧之意,“忧心如焚”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非常焦急忧虑。出现“忧心如焚”的书证如三国魏・曹植〈释愁文〉:“予以愁惨,行吟路边,形容枯悴,忧心如焚。”

【书证】

  • 01.三国魏・曹植〈释愁文〉:“予以愁惨,行吟路边,形容枯悴,忧心如焚。”
  • 02.《魏书・卷一○八・礼志三》:“臣等频烦上闻,仰申诚款,圣慕惟远,未垂昭亮。伏读哀灼,忧心如焚。”
  • 03.唐・陆贽〈蝗虫避正殿降免囚徒德音〉:“遍祈百神,曾不获应,方悟祷祀殊救患之术,言词非谢谴之诚。忧心如焚,深自刻责。”
  • 04.《三国演义》第八○回:“汉中王闻孔明病笃,亲到府中,直入卧榻边问曰:『军师所感何疾?』孔明答曰:『忧心如焚,命不久矣!』”
  • 05.《明史・卷二五八・詹尔选列传》:“大乱将至。辅臣忧心如焚,忽奉改拟之命,遂尔执奏。”

【用法】

语义形容非常焦急忧虑。

类别用在“焦虑急躁”的表述上。

例句

独生子突然得了重病,让这对父母忧心如焚

所有人都忧心如焚地等待著,希望能得到好消息。

看到儿子病得如此严重,做母亲的,怎不忧心如焚

好不容易孩子终于脱离险境,这位忧心如焚的母亲也松一口气。

国家将亡,政客们仍互相斗争不休,有志之士如何能不忧心如焚

【辨识】

同义“忧心如焚”及“忧心忡忡”都有非常忧虑的意思。

异义“忧心如焚”侧重于为眼前的事而焦急忧虑;“忧心忡忡”侧重于为可能发生的事而忧虑担心。

例句
忧心如焚忧心忡忡例句
独生子突然得了重病,让这对父母忧心如焚
小明每天无所事事,不求上进,父母对他的未来忧心忡忡

忧心如焚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burning with an xiety
  2. 心配してたまらない
  3. в жгучей тоске(сердце кровью обливáется)

忧心如焚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焚”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完整接龙
  • “忧”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忧心如焚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ōu), 忄部,共7画

    发愁。~愤。~惧。~烦。~惶。~急。~煎。~思(➊忧念;➋忧愁的思绪)。~戚。杞人~天。

    可忧虑的事。~患。内~外患。乐以忘~。高枕无~。

    指父母之丧。丁~。

    读音(xīn), 心部,共4画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包。~律。~衰。~悸。

    中央,枢纽,主要的。~腹。中~。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理。~曲。~魄。~地。~扉。衷~。~旷神怡。人~惟危。

    读音(rú), 女部,共6画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

    到,往。~厕。

    假若,假设。~果。~若。假~。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

    与,和:“公~大夫入”。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

    表示举例。例~。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姓。

    读音(fén), 火部,共12画

    烧。~烧。~毁。~化。~香。~书坑儒。~膏继晷(“膏”,油脂;“晷”,日影;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忧心如~。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③.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jī), 禾部,共10画

    ①. 聚集。 如: 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②.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 如: 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读音(léi,lěi,lèi), 糸部,共11画

    ㈠ 累 [ léi ]

    ①.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②.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㈡ 累 [ lěi ]

    ①. 连续,重叠,堆积。 如: 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②.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 如: 累进税。

    ③. 连及,连带。 如: 累及。牵累。拖累。

    ㈢ 累 [ lèi ]

    ①. 疲乏,过劳。 如: 劳累。累乏。

    ②. 使疲劳。 如: 病刚好,别再累着。

    忧心如焚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