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ìzhuìān

惴惴不安

拼音 zhuì zhuì bù ān 怎么读

注音 ㄓㄨㄟˋ ㄓㄨㄟˋ ㄅㄨˋ ㄢ

繁体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七上八下忐忑不安惶惶不安惶恐不安心慌意乱

反义词 安之若素若无其事泰然自若心安理得悠然自得

惴惴不安的意思

折叠展开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出处《诗经・小雅・小宛》:“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例子大家都认为这是震南村第一个大灾难,愁眉苦脸,惴惴不安(欧阳山《苦斗》六七)

正音”,读作“zhuì”,不能读作“chuǎn”。

辨形”,不能写作“”。

歇后语 怀揣兔子 —— 惴惴不安

谜语 胆小鬼偷东西 (谜底:惴惴不安)

惴惴不安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形容因恐惧担忧而心神不安宁。◎语本《诗经・秦风・黄鸟》。

【典源】

《诗经・秦风・黄鸟》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1][2]。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3][4][5]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注解

[1]穆公:秦穆公,春秋时代秦国国君。嬴姓,名任好,生卒年不详。周襄王时伐西戎,开地千里,襄王命为西方诸侯之伯,遂霸西戎。在位三十九年。谥穆。春秋五霸之一。

[2]子车奄息:人名,“子车”为姓氏。生卒年不详,为春秋秦穆公时的贤臣。

[3]穴:墓穴。

[4]惴惴:音zhuì zhuì,恐惧的样子。

[5]栗:音,因恐惧而发抖。

《诗经・小雅・小宛》

温温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典故】

《诗经》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大抵收录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人民思想和情感。〈黄鸟〉是一首挽歌。根据史书记载,秦穆公死时,共有一百七十七人陪葬,其中包括子车氏的奄息、仲行、针虎三位贤良大臣。人民哀怜他们的命运,作〈黄鸟〉一诗以悼之,其内容反映了人民对统治者无理要求的憎恨与无奈,并传达出对受害者的无限同情。其中一段说道:黄雀交交地悲鸣,栖息在酸枣树上。是谁要跟著穆公去殉葬呢?是子车奄息啊!才德出众的奄息,走到将活埋自己的墓穴之前,禁不住恐惧而全身战栗。苍天啊苍天,为什么要杀害这样的好人啊?若能救赎他的性命,我愿代他死百回。其中“惴惴”是形容恐惧的样子。典源又见《诗经・小雅・小宛》,此诗内容是在讽刺周幽王的无才无德,并劝诫自己兄弟在乱世中要潜迹以避祸。其中“惴惴小心,如临于谷”则是表述在深谷之前,谨慎恐惧的样子。后来“惴惴不安”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因恐惧担忧而心神不安宁。

【书证】

  • 01.元・王恽〈睢州仪封县创建庙学记〉:“后为风雨攸坏,癸亥秋,裴满君自陈留令来尹斯邑,既告谒,顾清庙如是,惴惴不少安。”
  • 02.清・汤斌〈在内黄寄上孙征君先生书〉:“窥管之见,不敢不竭,但学识疏浅,错谬恐多,为惴惴不安耳。”
  • 03.《隋唐演义》第七二回:“中宗在均州闻之,心中惴惴不安。”

【用法】

语义形容因恐惧担忧而心神不安宁。

类别用在“惶惶不安”的表述上。

例句

因为是第一次出国,自己内心难免有点惴惴不安

在母亲的安抚下,才让她惴惴不安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

小明离家后音讯全无,他的母亲整日惴惴不安,难以成眠。

我怀著惴惴不安的心情走进办公室,害怕会受到老板的责备。

台风夜里,河水猛涨,救护人员们都惴惴不安地在河堤上戒备。

自从她看了那部恐怖片之后,就终日惴惴不安,深怕剧情成真。

害怕盗领公款的事会东窗事发,这一个月来他都过著惴惴不安的生活。

惴惴不安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be greatly upset
  2. 心配(しんぱい)でおちおちとしていられない
  3. être en proie à une vive inquiétude
  4. in tausend ǎngsten schweben
  5. вне себя от стрáха(не находить себе места от тревоги)

惴惴不安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安”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完整接龙
  • “惴”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惴惴不安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zhuì), 忄部,共12画

    又忧愁,又恐惧。~恐。~栗(恐惧发抖)。~~不安。

    读音(zhuì), 一部,共4画

    fǒu ㄈㄡˇ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读音(bù), 宀部,共6画

    平静,稳定。~定。~心。~宁。~稳。~闲。~身立命。~邦定国。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民。~慰。~抚。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没有危险,不受威胁。平~。转危为~。

    装设。~置。~家立业。

    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的什么心?

    疑问词,哪里。~能如此?

    姓。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③.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jī), 禾部,共10画

    ①. 聚集。 如: 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②.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 如: 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读音(léi,lěi,lèi), 糸部,共11画

    ㈠ 累 [ léi ]

    ①.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②.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㈡ 累 [ lěi ]

    ①. 连续,重叠,堆积。 如: 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②.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 如: 累进税。

    ③. 连及,连带。 如: 累及。牵累。拖累。

    ㈢ 累 [ lèi ]

    ①. 疲乏,过劳。 如: 劳累。累乏。

    ②. 使疲劳。 如: 病刚好,别再累着。

    惴惴不安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