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ǎwēi

狐假虎威

拼音 hú jiǎ hǔ wēi 怎么读

注音 ㄏㄨˊ ㄐㄧㄚˇ ㄏㄨˇ ㄨㄟ

繁体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仗势欺人狗仗人势

反义词 独步天下独擅胜场

狐假虎威的意思

折叠展开

假:假借;凭借。
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他野兽。比喻凭借别人的威势来欺压人。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一》:“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例子果然府中来借,怎好不借?只怕被别人狐假虎威的诓的去,这个却保不得他。(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正音”,读作“jiǎ”,不能读作“jià”。

辨形狐,不能写作“”;假,右部不能写作“”。

歇后语 狐狸跟着老虎走 —— 狐假虎威

谜语风顺腋臭浓(谜底: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假,借。“狐假虎威”指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走其他野兽。#典出《尹文子》逸文。后用“狐假虎威”比喻藉著有权者的威势欺压他人、作威作福。△“狗仗人势

【典源】

#《尹文子》逸文(据《太平御览・卷四九四・人事部・诡诈》引)

[1]求百兽食之,得[2]。狐曰:“子无食我也,天帝令我[3],今子食我,是[4]天帝命也。子以我言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不[5]乎?”虎以为然,故遂与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之畏己而走,以为畏狐也。

注解

[1]虎:一种形似猫而体形硕大的动物,全身黄褐色,具黑色条纹。性凶猛。独居,善游泳。于夜间狩猎,以鹿、羊、猪等为食。

[2]狐:一种形似犬的动物,较犬而小,体瘦,面部较长。吻尖突,耳朵三角形。尾大而长,毛多为赤黄色。性聪明敏感,喜食野鼠、鸟类、家禽等。

[3]长百兽:为百兽之长,即作百兽之王。长,音zhǎng

[4]逆:违逆,违背。

[5]走:逃跑。

参考

另可参考:《战国策・楚策一》、《春秋后语》(据《太平御览・卷九○九・兽部二一・狐》引)、汉・刘向《新序・卷二・杂事》

【典故】

狐假虎威”最早的典源出自于《尹文子》,后来有多本文献引及,其中最能表示“狐假虎威”意思的是《战国策》。《战国策》所记载的故事是这样的:战国时,昭奚恤是楚国有名的大将,威震四方。楚宣王便问群臣:“我听说北方国家都很怕昭奚恤,是这样吗?”群臣都无言以对,只有江一打了个比方说:“老虎专门捕猎各种动物为食,有一天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你敢吃我吗?天帝已命我为百兽之王,你若吃我就是违逆天帝的命令。如果不相信,可以走在我后面,看看其他动物见到我有什么反应。』于是老虎便半信半疑的跟在狐狸后面,所有动物看到都吓得逃走。老虎以为牠们真的是怕狐狸,而不知道其实野兽们怕的是牠自己。今天大王您有五千里的领地,有超过百万的大军,但统御军队的是昭奚恤,所以北方诸国其实怕的不是昭奚恤本人,而是您的军队啊!犹如野兽们怕的是老虎,而不是狐狸一样。”这个“狐假虎威”的故事,后来演变成为一句成语,用来比喻藉著有权者的威势欺压他人、作威作福。

【书证】

  • 01.宋・洪迈《容斋五笔・卷一・狐假虎威》:“谚有『狐有虎威』之语,稚子来扣其义,因示以《战国策》、《新序》所载。”
  • 02.元・方回〈梅雨大水〉诗:“狐假虎威饶此辈,鼠穿牛角念吾民。”
  • 03.《警世通言・卷三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居中的人还要扣些谢礼,他把中人就自看做一半债主,狐假虎威,需索不休。”
  • 04.《文明小史》第三○回:“这些人只要等到署了个缺,得了个差使,就狐假虎威的发作起来了。”
  • 05.《儒林外史》第一回:“想是翟家这奴才,走下乡狐假虎威,著实恐吓了他一场。”

【用法】

语义比喻藉著有权者的威势欺压他人、作威作福。

类别用在“仗势欺人”的表述上。

例句

他平日依仗著出身官家,狐假虎威,欺负他人。

头儿出来我都不怕,我还怕那些狐假虎威的小土匪?

今日给你点名分,你可别就狐假虎威,到处招摇惹事。

哼!他以为有个总经理岳父,就可以狐假虎威乱欺人?

他只是董事长身边的司机,却常狐假虎威地发号施令。

你何必怕他?他只不过是在狐假虎威,虚张声势罢了!

这可恶的奸臣仗著国君的信任,就会狐假虎威欺压忠臣。

我实在看不惯他那狐假虎威的丑态,恨不得给他一巴掌!。

这些恶人尽在老百姓面前狐假虎威,一碰到大官无不哈腰鞠躬。

他也没啥本事,只因为出身官家,便狐假虎威,为非作歹起来了。

发生战争的时候,往往有人狐假虎威,仗著敌人威势反过来欺压自己同胞。

平常这批人仗著老爷狐假虎威,如今老爷失势,这批人当然成为过街老鼠了。

狐假虎威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The fox borows the tiger's fierceness
  2. 虎(とら)の威(い)を借(か)る狐
  3. se prévaloir de ses relations avec les puissants pour en imposer(bluffer)
  4. der Fuchs macht sich die Macht des Tigers zunutze--mit der Macht eines anderen imponieren
  5. опирáться на силу своих хозяев

狐假虎威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威”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完整接龙
  • “狐”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狐假虎威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hú), 犭部,共8画

    哺乳动物的一属,形状略像狼。毛赤黄色,性狡猾多疑,遇见攻击时肛门放出臭气,乘机逃跑。皮可做衣服(通称“狐狸”)~臭(腋下臭气)。~肷(狐腋下和腹部的毛皮)。~疑(多疑)。~媚(曲意逢迎,投入所好)。~死首丘(传说狐狸将死,头必向出生的山丘。喻不忘本,亦喻对故乡的思念)。

    姓。

    读音(jiǎ), 亻部,共11画

    照规定或经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日。~条。病~。

    读音(hǔ), 虍部,共8画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狼(喻凶残的人)。~头蛇尾。~踞龙盘。龙腾~跃。

    勇猛、威武。~将。~势。~劲。~威。~~。~气。

    古同“唬”,威吓。

    古同“琥”,琥珀。

    读音(wēi), 女部,共9画

    表现出来使人敬畏的气魄。~力。~风。权~。

    凭借力量或势力。~胁。~慑。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③.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jī), 禾部,共10画

    ①. 聚集。 如: 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②.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 如: 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读音(léi,lěi,lèi), 糸部,共11画

    ㈠ 累 [ léi ]

    ①.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②.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㈡ 累 [ lěi ]

    ①. 连续,重叠,堆积。 如: 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②.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 如: 累进税。

    ③. 连及,连带。 如: 累及。牵累。拖累。

    ㈢ 累 [ lèi ]

    ①. 疲乏,过劳。 如: 劳累。累乏。

    ②. 使疲劳。 如: 病刚好,别再累着。

    狐假虎威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