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ānxīn

欢欣鼓舞

拼音 huān xīn gǔ wǔ 怎么读

注音 ㄏㄨㄢ ㄒㄧㄣ ㄍㄨˇ ㄨˇ

繁体 歡欣鼓舞

感情 褒义成语

近义词 兴高采烈欣喜若狂喜气洋洋

反义词 愁眉苦脸黯然销魂肝肠寸断

欢欣鼓舞的意思

折叠展开

欢欣:快乐而兴奋;鼓舞:振奋。
指快乐得欢舞跳跃。形容非常高兴;非常振奋。

出处宋・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公始至,释其重荷……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例子但在革命成功了的当时,我们一般的人是怎样地欢欣鼓舞哟!(郭沫若《少年时代 反正前后》)

正音”,读作“xīn”,不能读作“xī”。

辨形”,不能写作“”。

欢欣鼓舞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欢乐兴奋的样子。语出宋・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欢天喜地

【典源】

宋・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据《苏轼文集》卷四八引)

自近岁以来,蜀人不知有勤恤之加,擢筋割骨以奉其上,而不免于刑罚。有田者不敢望以为饱,有财者不敢望以为富,惴惴焉恐死之无所。然皆闻见所熟,以为当然,不知天下复有仁人君子也。自公始至,释其重荷,而出之于[1]之中。方其困急时,[2][3]于千金,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

注解

[1]陷阱:指祸害、灾难。

[2]箪瓢之馈:指微少的赠予。箪瓢,音dān piáo。箪,竹制的盛饭器具。瓢,由葫芦做成的舀水器。馈,音kuì

[3]愈:胜过。

【典故】

欢欣鼓舞”这句成语是用来形容欢乐兴奋的样子。宋人苏轼的〈上知府王龙图书〉即见此一成语。这篇文章是苏轼写给新任知府的一封信,信中说:很久以来,人民被沉重的税赋压得喘不过气,新任知府到职后,降低了人民税赋,才让大家如释重负,像是从无底深渊里被拯救出来。这种救人于急难之时的施为,对人民而言极为珍贵,所以大家“欢欣鼓舞之至”,对新任知府充满更多的期待。“欢欣鼓舞 ”用于群体,少用于个人。如清代小说《文明小史》第五四回描述秦凤梧确定开办煤矿公司后,便开始积极地进行一切,定出了大家的薪水,并打算从下个月一号即开始发薪,所以“大家都欢欣鼓舞起来”。这里的“欢欣鼓舞”便是形容一群人因认为未来将大有可为,故而有振奋喜悦之情。

【书证】

  • 01.宋・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方其困急时,箪瓢之馈,愈于千金,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源)
  • 02.《朱子语类・卷五一・孟子・梁惠王上》:“当时之人焦熬已甚,率欢欣鼓舞之民而征之,自是见效速。”
  • 03.《老残游记》第一一回:“子平听得欢欣鼓舞。”
  • 04.《文明小史》第五四回:“王、张这些人,又定出了大家的薪水,……从下月一号起薪水,大家都欢欣鼓舞起来。”

【用法】

语义欢乐振奋的样子。

类别用在“喜悦欢乐”的表述上。

例句

大家欢欣鼓舞地迎接新的一年。

听到这个好消息,大家都感到欢欣鼓舞

我国选手获得冠军的消息传来,全国上下都欢欣鼓舞

开学第一天,全校师生都欢欣鼓舞地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这场比赛,我队已从落后局面变成超前,所以啦啦队们欢欣鼓舞地替选手们加油。

在庆祝会上,由众所期盼的董事长亲自主持,每个人的脸上都带著欢欣鼓舞的神情。

欢欣鼓舞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lift up one's heart(to take courage; exhilarate; be great overjoyed and inspired)
  2. hocherfreut und begeistert sein(voller Freude und Begeisterung)
  3. восторгáться

欢欣鼓舞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舞”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完整接龙
  • “欢”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欢欣鼓舞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huān), 欠部,共6画

    快乐,高兴。~乐。~庆。~会。~快。~颜。尽~而散。郁郁寡~。

    喜爱,亦指所喜爱的人。心~。新~旧识。

    活跃,起劲,旺盛。~蹦乱跳。~实。机器转得真~。

    读音(xīn), 欠部,共8画

    快乐,喜欢。~~(a.高兴的样子,如“~~而来”;b.草木生机旺盛的样子,如“~~向荣”,亦泛指蓬勃发展)。~喜。欢~鼓舞。~然。~赏。~幸。~慕。~悦。

    读音(gǔ), 鼓部,共13画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乐( yuè )。~角( jiǎo )。大~。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石~。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吹。~噪。

    发动,使振作起来。~励。~动。~舞。一~作气。

    高起,凸出。~包。~胀。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读音(wǔ), 夕部,共14画

    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蹈。~技。~姿。~会。~剑。~女。~曲。~台。

    耍弄。~弊。~文弄墨。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③.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jī), 禾部,共10画

    ①. 聚集。 如: 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②.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 如: 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读音(léi,lěi,lèi), 糸部,共11画

    ㈠ 累 [ léi ]

    ①.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②.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㈡ 累 [ lěi ]

    ①. 连续,重叠,堆积。 如: 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②.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 如: 累进税。

    ③. 连及,连带。 如: 累及。牵累。拖累。

    ㈢ 累 [ lèi ]

    ①. 疲乏,过劳。 如: 劳累。累乏。

    ②. 使疲劳。 如: 病刚好,别再累着。

    欢欣鼓舞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