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言的意思
词语解释
雅言
正言。
例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英earnest advice;
引证解释
雅正之言。古时指通语,同方言对称。与“夏”通,“夏”为中国人之称,故“雅言”即中国人之言。’”
引《论语·述而》:“《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杨伯峻 注:“雅言,当时中国所通行的语言。”
刘师培 《文章源始》:“言之文者,纯乎雅言者也。”
自注:“仪徵 阮氏 曰:‘雅言者,犹今官话也。“雅”指正确合理的言论。
引《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陛下亦宜自谋,以諮諏善道,察纳雅言。”
《北史·魏纪二·太武帝》:“萧何 之对,非雅言也。”高雅的言辞。
引唐•孟郊 《同溧阳宰送孙秀才》诗:“清韵始啸侣,雅言相与和。”
清•章学诚 《方志立三书议》:“史之为道也,文士雅言,与胥吏簿牘,皆不可用;然捨是二者,则无所以为史矣。”
陈毅 《开国小言》诗:“奇景要大作,开国待雅言。”
国语辞典
雅言
旧指共通的标准语。
引《论语·述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正言。
引《文选·诸葛亮·出师表》:「陛下亦宜自课,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网络解释
雅言
中国古人十分重视各地方言的统一,于是出现了“雅言”。“雅言”就是中国最早的通用语,在意义上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其音系为上古音系,至今已无方言可完整对应。
洛阳雅言就是中国最早的通用语,其音系为上古音系。
“雅”、“夏”古代互通的例证很多:《左传》“公子雅”,《韩非子》作“公子夏”;近年出土的郭店楚简《孔子诗论》“大雅”、“小雅”作“大夏”、“小夏”;《墨子》引“大雅”也作“大夏”。尤其《荀子·荣辱篇》“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儒效篇》作“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这个与楚越相对的“雅”或“夏”应当泛指为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
周以后,各朝随着国都的迁移,雅言的基础方言也随之修正,历代正统汉族王朝,都不遗余力的推广雅言。雅言在唐宋时期,发展到了最高峰,达到了一字一音,唐诗宋词作品大量涌现,各周边国家皆争相学习洛阳雅言。以洛阳话为标准音的普通话历时长达四千多年之久,朝鲜、韩国、越南、日本都受到影响。
雅言的字义分解
雅
拼音 yă 部首 隹 总笔画 12①正规的,标准的。~言。~正(a.规范的;b.正直;c.客气话,用于赠给他人的书画题款上,请对方指正)。
②美好的,高尚的,不粗俗的。文~。高~。典~。~观。~教( jiào )。~兴( xìng )。~座。~俗。
③平素,素来。~爱。~善鼓琴。
④极,甚。~以为美。~不欲为。
⑤交往。无一日之~。
⑥酒器名。~量( liàng )(a.大的酒量;b.宽宏的气度)。
⑦中国周代朝庭上的乐歌。风~颂。~声(泛指诗歌)。
⑧古同“鸦”,乌鸦。
[ 更多解释 ]言
拼音 yán 部首 言 总笔画 7①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 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②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
③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
④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
⑤姓。
[ 更多解释 ]
雅言的分字组词
雅言的近音词、同音词
雅言的相关词语
【雅言】的常见问题
-
雅言的拼音是什么?雅言怎么读?
答:雅言的拼音是:yă yán
点击 图标播放雅言的发音。 -
雅言是什么意思?
答:雅言的意思是:①.旧指共通的标准语。②.正言。
-
雅言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雅言的近义词是: 国语
-
雅言的反义词是什么?
答:雅言的反义词是: 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