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 lái kuàng
- 注音
- ㄌㄞˊ ㄎㄨㄤˋ
- 词性
- 动词
- 繁体
- 來貺
- 近义词
- 反义词
来贶的意思
词语解释
来贶
亦作“来况”。
有所赐益。
对友人来信或赠诗的敬称。
引证解释
亦作“来况”。
有所赐益。《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来况”。
引《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足下不远千里,来貺 齐国。”
郭璞 注:“言有惠赐也。”对友人来信或赠诗的敬称。 唐•元稹 有《馀杭周从事以十章见寄,词调清婉,难于遍酬,聊和诗首篇以答来贶》诗。
引晋•陆云 《答车茂安书》:“前书未报,重得来况。”
国语辞典
来贶
对来信的敬称。南朝晋·陶渊明〈答庞参军诗序〉:「三复来贶,欲罢不能。」也作「来况」。
引《后汉书·卷八〇·文苑传下·赵壹传》:「请俟它日,乃奉其情。辄诵来贶,永以自慰。」
前来惠赐。也作「来况」。
引《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足下不远千里,来贶齐国。」
网络解释
来贶
lái kuàng
ㄌㄞˊ ㄎㄨㄤˋ
来贶(来贶)
亦作“ 来况 ”。 1.有所赐益。《文选·司马相如》:“足下不远千里,来贶 齐国 。” 郭璞 注:“言有惠赐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来况”。
2. 对友人来信或赠诗的敬称。 晋 陆云 《答车茂安书》:“前书未报,重得来况。” 唐 元稹 有《馀杭周从事以十章见寄,词调清婉,难于遍酬,聊和诗首篇以答来贶》诗。
来贶的字义分解
来
拼音 lái 部首 一 总笔画 7①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②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③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
④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⑤做某个动作。胡~。
⑥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⑦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
⑧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⑨表示发生。暴风雨~了。
⑩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⑪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
⑫表示语气,归去~兮!
⑬姓。
[ 更多解释 ]贶
拼音 kuàng 部首 贝 总笔画 9◎赠,赐。厚~。嘉~。
[ 更多解释 ]
来贶的分字组词
来贶的近音词、同音词
来贶的相关词语
【来贶】的常见问题
-
来贶的拼音是什么?来贶怎么读?
答:来贶的拼音是:lái kuàng
点击 图标播放来贶的发音。 -
来贶是什么意思?
答:来贶的意思是:①.对来信的敬称。南朝晋·陶渊明〈答庞参军诗序〉:「三复来贶,欲罢不能。」也作「来况」。②.前来惠赐。也作「来况」。
-
来贶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来贶的近义词是:
-
来贶的反义词是什么?
答:来贶的反义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