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易(1889~1956)语言学家,国学大师,擅长诗词。原名朝综,字晓湘,号简庵,江西南昌人。1889年农历7月27日生。王易1907年考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1912年毕业。二十年代初,与彭泽、汪辟疆同时执教于心远大学。后远游北京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1926年秋天,进东南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任教七年。王易一生的辉煌时期是在中央大学。他和汪辟疆、柳诒徵、汪东、王伯沆、黄侃、胡翔东被称为“江南七彦”。王易多才博学。工宋诗,意境酷似陈简斋,书法初学灵飞经。写有多部著作如《修辞学通诠》。
王易1907年考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1912年毕业。二十年代初,与彭泽、汪辟疆同时执教于心远大学。后远游北京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1926年秋天,进东南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任教七年。王易一生的辉煌时期是在中央大学。他和汪辟疆、柳诒徵、汪东、王伯沆、黄侃、胡翔东被称为“江南七彦”。玄武湖、鸡鸣寺、扫叶楼、清凉山、雨花台等处,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谈笑声。他又与汪辟疆、余謇并称为民国时期的“江西三杰”。
1934年,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兼任中央政治大学教务主任,请王易到中央政治大学。王易提出三条:第一, 不入国民党;第二, 不出席纪念周;第三, 不参加任何党派活动。罗家伦一口答应了他。不过他在中央政治大学任教时间不是很长的。
1940年,王易到赣南中正大学任教,并出任国文系主任。当时国文系教授如程臻、欧阳祖经、胡光炜、严北溟、姚名达等皆一时人选,国学功力俱深。他又极力网罗人才,推荐丰城人涂世恩为副教授,其时涂世恩无正规学历,但有真才实学。在抗战的艰难岁月,他创办《文史季刊》,发行二十余期。战后,中正大学迁南昌望城岗,他出任文学院院长。他在中正大学前后工作了八年。 解放后,在湖南文史馆任职。1956年8月30 日王易去世,安葬于长沙。
露华 残月。先秦魏晋。王易。 银钩一曲,正别苑凄清,夜气如沐。巧门弯环,怕共玉绳低触。独自悄步花间,长被素娥偷瞩。人静后,西厢影单,伴我幽独。长安一片寒玉,有万户砧声,相对私祝。别酒乍醒何处,柳岸风促。夜久忽上梧梢,错认曙生林木。池水畔,平明有人坐掬。
霜花腴。先秦魏晋。王易。 茂陵病起,尽醉吟,平生自笑儒冠。老圃英浓,晓天霜饱,秋愁遣却应难。碧云梦宽。漫独携、尊酒花前。愧年来,怪侣狂朋,笠簦风雨旧盟寒。无限繁华销歇,但萧萧落叶,送尽残蝉。爽气催诗,绮怀如酒,飞毫写向兰笺。待寻钓船。伴五湖、波月娟娟。算归时、检点尘襟,共谁和泪看。
莺啼序 柬步曾都门。先秦魏晋。王易。 臞仙故人足下,念别来未久。相思苦、罄笔难书,向北遥望翘首。自客月、由都出发,相偕数友旋归后。遂匆匆、历过炎辉,景况如旧。兹际秋初,暑气渐减,既归装整就。不多日、略理诸端,挈家南返江右。谅吾君、今冬事毕,可共我、故园携手。则与君,煮酒谈诗,尔时乐否。前来雅作,为稍修词,不自知故陋。然我辈、操觚之日,即合思及,历岁虽遥,尚期不朽。摛词琢句,俱求离俗,琼瑶为体冰为骨,使后人击节称无有。蠡知管见,审君从善如流,尚希恕其狂谬。归江以后,城市山林,正暂难预究。惟恃此、笔耕墨溉,老我儒冠,或有馀资,薄田堪购。文章诗酒,家人妇子,天伦之乐原可味,毕其生、无誉而无咎。临池意往神驰,便欲吟祺,晓湘仅奏。
问人天、何堪伫足,平生无限惆怅。悠然世局浑如醉,黯黯莫辞尘障。
频远望,何处是、玉峰瑶圃神仙壤。蓬瀛十丈。想贯月浮槎,支机觅石,前事总非诳。
迈陂塘 步曾素抱远志,一日与谭,步曾因言,来日将探奇海外。予嘉其志之壮也,为赋此阕,即示步曾。先秦魏晋。王易。 问人天、何堪伫足,平生无限惆怅。悠然世局浑如醉,黯黯莫辞尘障。频远望,何处是、玉峰瑶圃神仙壤。蓬瀛十丈。想贯月浮槎,支机觅石,前事总非诳。功名事,也羡乘风破浪。年来意气凋丧。元龙百尺销磨尽,烟水五湖空想。君便往。君不见、扶馀万里声威壮。洪涛漭瀁。试屈指期君,屠龙业就,为奠百花酿。
莺啼序 江亭览胜用梦窗丰乐楼韵。先秦魏晋。王易。 鳞云四流润蔚,渺晴空散绮。染平野、绣碧重茵,带域遥接无际。绛日起、烟涵露重,淩晨细雨还重霁。盼碧虚、香落人间,冉冉轻坠。胜赏登临,俊侣数子,快薰窗共倚。更迎望、陌柳垂丝,绿波摇漾清翠。任昆明、连番劫火,但长伴、苇塘寒水。喜亭亭,孤境幽閒,暗忘身世。青山不语,秀草长荣,尚似旧时美。台榭静、苔痕断续,似有人到,雨冷尘封,久疏吟事。墨花隐约,纱笼何处。凭多蜗壁留泥爪,道联翩记住前游地。飙轮电卷,百年未是多时,司天自更辰纬。回廊伫屐,好景移人,正欲行人迟。为怅念、风凄燕市,花泣吴宫,阆苑西偏,层城十二。繁华已矣,灰飞烟没,登楼王粲频吊古。尽涔涔、铅泪沾裳袂。空馀郭畔留情,茜紫薇红,锦郊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