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易

王易(1889~1956)语言学家,国学大师,擅长诗词。原名朝综,字晓湘,号简庵,江西南昌人。1889年农历7月27日生。王易1907年考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1912年毕业。二十年代初,与彭泽、汪辟疆同时执教于心远大学。后远游北京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1926年秋天,进东南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任教七年。王易一生的辉煌时期是在中央大学。他和汪辟疆、柳诒徵、汪东、王伯沆、黄侃、胡翔东被称为“江南七彦”。王易多才博学。工宋诗,意境酷似陈简斋,书法初学灵飞经。写有多部著作如《修辞学通诠》。

主要成就

生平事迹

  王易1907年考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1912年毕业。二十年代初,与彭泽、汪辟疆同时执教于心远大学。后远游北京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1926年秋天,进东南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任教七年。王易一生的辉煌时期是在中央大学。他和汪辟疆、柳诒徵、汪东、王伯沆、黄侃、胡翔东被称为“江南七彦”。玄武湖、鸡鸣寺、扫叶楼、清凉山、雨花台等处,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谈笑声。他又与汪辟疆、余謇并称为民国时期的“江西三杰”。

  1934年,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兼任中央政治大学教务主任,请王易到中央政治大学。王易提出三条:第一, 不入国民党;第二, 不出席纪念周;第三, 不参加任何党派活动。罗家伦一口答应了他。不过他在中央政治大学任教时间不是很长的。

  1940年,王易到赣南中正大学任教,并出任国文系主任。当时国文系教授如程臻、欧阳祖经、胡光炜、严北溟、姚名达等皆一时人选,国学功力俱深。他又极力网罗人才,推荐丰城人涂世恩为副教授,其时涂世恩无正规学历,但有真才实学。在抗战的艰难岁月,他创办《文史季刊》,发行二十余期。战后,中正大学迁南昌望城岗,他出任文学院院长。他在中正大学前后工作了八年。 解放后,在湖南文史馆任职。1956年8月30 日王易去世,安葬于长沙。

人物评价

银钩一曲,正别苑凄清,夜气如沐。巧门弯环,怕共玉绳低触。

独自悄步花间,长被素娥偷瞩。人静后,西厢影单,伴我幽独。

()

茂陵病起,尽醉吟,平生自笑儒冠。老圃英浓,晓天霜饱,秋愁遣却应难。

碧云梦宽。漫独携、尊酒花前。愧年来,怪侣狂朋,笠簦风雨旧盟寒。

()

臞仙故人足下,念别来未久。相思苦、罄笔难书,向北遥望翘首。

自客月、由都出发,相偕数友旋归后。遂匆匆、历过炎辉,景况如旧。

()

问人天、何堪伫足,平生无限惆怅。悠然世局浑如醉,黯黯莫辞尘障。

频远望,何处是、玉峰瑶圃神仙壤。蓬瀛十丈。想贯月浮槎,支机觅石,前事总非诳。

()

鳞云四流润蔚,渺晴空散绮。染平野、绣碧重茵,带域遥接无际。

绛日起、烟涵露重,淩晨细雨还重霁。盼碧虚、香落人间,冉冉轻坠。

()

咄尔王生,数载栖栖,身世如何。笑缁尘染遍,风霜自苦,青衫敝久,岁月忙过。

楮墨徒劳,醁醽长醉,诗酒因何便入魔。擎天愿,底男儿事业,尽付流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