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基(1314-1370),字敬初,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陈基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诗文
陈基的诗文“操纵驰骋,而有雍容揖让之度”。所作《次韵钱伯行白芙蓉》诗云:“帝子西游太液池,一杯秋露为君持。空令越女羞容貌,不与唐昌共本枝。娅姹最怜无语处,风流全在半开时。自移长信宫中去,学得班娘淡画眉。”状白莲之情状,雍容神妙,绝俗脱尘,的确是上乘佳作。又《春日邵氏园池》云:“寂寞园林带夕晖,昔年曾此恋芳菲。柳塘水暖驾鸯浴,花径风酣蛱蝶飞。蔓草拂衣人不剪,画梁无主燕空归。洛阳池馆关兴废,我欲春山赋《采薇》。”此诗叙景抒情,通过对已经荒废的邵氏园池的描写,流露出作者对国事的关心,以小见大,堪称大手笔。
不过,其最有特色的作品要数《裁衣曲》,诗是这样的:“殷勤织纨绮,寸寸成文理。裁作远人衣,缝缝不敢迟。裁衣不伯剪刀寒,寄远唯忧行路难。临裁更忆身短长,只恐边城衣带缓。银灯照壁忽垂花,万一衣成人到家。”对此,邓绍基先生主编的《元代文学史》评云:“《裁衣曲》在白描中见细腻,并有层次地写出人物起伏变化的心情,是元代最好的乐府体作之一。”
书法
陈基以诗闻名,书法却少见提起。书法受李北海影响,上追二王,风格秀逸。同时也擅篆书。故宫博物院藏有其行书《相见帖》、《苦雨帖》、《寝喜帖》、《贤郎帖》四件,其中前二帖曾于清乾隆时刻入《三希堂法帖》,刻入《三希堂法帖》的还有《行书诗十首》。
送高元善太守赴任杭州。先秦。陈基。 高侯别我钱塘去,雨暗江城秋欲暮。忆从倾盖楚公门,握手论交如有素。羡君家世为牧守,出典方州人爱慕。楚公宾客君最先,日把诗书佐神武。折冲师旅文字间,饮马长江竟飞渡。戏下三军皆虎勇,幕中一掾惊鸾翥。开口澜翻说刘项,抵掌纵横论迁固。我时落魄大布衣,公亦招徕俾驰骛。西枢上马常并辔,南省闻鸡复联步。我曾记侯松云巢,侯亦醉我芙蓉署。交情过辱如兄弟,话别愁闻戒徒御。南风九月无秋声,积雨三吴霭氛雾。侯乘高车驾五马,方面公卿加礼数。钱塘兵革嗟屡经,民社诛求尚无度。省中郎署尽知己,左右枢机当要路。虽云势分有上下,若语同寅实亲故。古来太守二千石,今则藩翰深倚注。东南所重在保障,丝茧区区何足务。曲令市井复承平,莫遣湖山废游豫。为谢分垣马左司,使便无令惜书疏。
阚乡驿用故翰林宋显夫韵。先秦。陈基。 为问西来使,长安去几何?檄书飞僰道,征戍动交河。鹦鹉承恩旧,葡萄入贡多。平生二鸟赋,感慨未能磨。
次韵怀华幼武。先秦。陈基。 滑滑春泥满郡城,出门骑马不堪行。未能学道从缑母,且复忘忧对曲生。流水小池垂钓影,春风深巷卖花声。停云赋罢心如渴,安得沧浪濯我缨。
秋怀(六首)。先秦。陈基。 秋夜何迢迢,摇摇不能寐。起坐弹孤琴,写此千古意。《鸣凤》久寂寥,《猗兰》亦憔悴。往圣既莫作,后贤孰当继。独怜商山翁,去去复遐逝。空谷亦何有,紫芝聊可饵。如何末路中,亦堕留侯计。羽翼倘不成,鸿鹄将垂翅。苟可利生民,宁辞暂纡辔。区区后世名,于翁胡足记。¤
秋怀(六首)。先秦。陈基。 昨日值炎暑,端居厌烦渴。手短河汉高,井深辘轳折。此夕秋已清,一洗尘世热。纨扇委深笥,轻罗换疏葛。天运无停机,人生自悲悦。急景一以迁,流芳遂衰歇。洞庭生微波,明河湛初月。落叶辞故枝,惊鸿亦飘忽。为谢同心人,胡为久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