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

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朗读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

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

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

驱车鼎门外,思见昭丘阳。

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

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

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

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

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大江日夜奔流不息,骚客内心悲愤不已。

只是想到离京城路程已近,终于明白回西府道路更长。

秋夜星空已泛动微微曙色,水边寒渚还是那夜色苍茫。

借曙光伸长脖颈远望京城,城内宫墙正与我遥遥相望。

月光洒落在宫殿之上,星辰垂挂在宫殿下方。

驰车来到京城南门之外,却想再看见荆州的太阳。

飞转的太阳尚不可聚见,何况与众同僚分隔两乡。

风云之间鸟儿还能展翅飞翔,江汉阻隔却没有可走的桥梁。

小鸟儿常怕遭受鹰隼的袭击,正像那秋菊怕严霜摧残一样。

告诉那张网捕鸟的小人吧,我已经高飞到寥廓的天上。

注释

暂使下都:指谢脁因小人密告而奉齐武帝之令由荆州随王府还都。都、京邑均指南齐都城建康,即今南京。新林:浦名,在今南京西南。西府:指萧子隆的荆州随王府。

未央:未尽。

关山:指京城近郊的山。

秋河:秋夜的银河。耿耿:明亮。

引领:伸颈。

宫雉:宫墙。

金波:月光。丽:附着,照耀。鳷(zhī)鹊:汉观名,借指金陵宫殿。

玉绳:星名。建章:汉宫名,亦是借指金陵宫殿。

鼎门:相传周成王定鼎于郏鄏(今河南洛阳西),名南门为定鼎门。这里借指金陵南门。

昭丘:楚昭王墓。在荆州当阳县东。阳:太阳。

驰晖:指太阳。

梁:桥梁。

鹰隼(sǔn):两种猛禽。这里比喻谗佞邪恶势力。

委:枯萎,凋零。

罻(wèi)罗者:张设罗网的人。指恶语中伤者。

寥廓:指广阔的天空。

参考资料:

1、王友怀 魏全瑞.昭明文选注析:三秦出版社,2000年:289-290

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创作背景

  作者二十七岁时为荆州随王萧子隆文学,深受赏识,长史王秀之出于忌恨,常欲罗织罪名加害于他,两年后,即南朝齐武帝永明十一年(493年)秋,作者因谗言被召回京都。这首诗就是作者在离荆州返京都的途中寄赠在荆州西府的同僚们的。

参考资料:

1、程怡选.汉魏六朝诗文赋: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477-479

谢朓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谢朓朗读
()

诗文推荐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

鼌余升兮良常之颠,暮栖余兮良常之下。谓良为常兮谁哉暴者?

余守余箧,毋侈其胠。箧中之藏,孔子之书。谓尧汤贤,谓商辛愚。

()

柳絮抛完春暗去。莺语丁宁,半是销魂句。病后韶光竟如许。

落红飞傍阑干聚。

()

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

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天寒山色有无中。野外一声钟起、送孤蓬。

添衣策马寻亭堠。愁抱惟宜酒。菰蒲睡鸭占陂塘。纵被行人惊散、又成双。

()

晓鞭驿马入东州,瘦骨稜嶒怯素秋。

天地不仁人去国,江山如待客登楼。

()

长安二月三月时,千门万户春风吹。

绮构瑶台高照耀,香车宝马并驱驰。

()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

残烛犹存月尚明,几家帏幌梦魂惊。
星河渐没行人动,历历林梢百舌声。

()
贺知章

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