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的笔顺
烏的意思
烏
wù ㄨˋ基本解释
◎〔烏拉〕也作“靰𩊌”。我國東北地區冬天穿的一種鞋,用皮革製成,裡面墊烏拉草。
详细解释
1.烏 wù。
2.另見 wū。
烏
yā ㄧㄚ基本解释
◎〔烏秅〕古代西域國名。《集韻•麻韻》:“烏,烏秅,西域國名。”
烏
wū ㄨ基本解释
①鳥名。烏鴉。又稱“老鴰”、“老鴉”。羽毛通體或大部分黑色。《説文•烏部》:“烏,孝鳥也。”《小爾雅•廣鳥》:“純黑而反哺者謂之慈烏。”
②黑色。如:烏雲;烏亮。《古今韻會舉要•虞韻》:“烏,黑色曰烏。”
③古代神話傳說太陽中有三足烏,因以“烏”為太陽的代稱。《山海經•大荒東經》:“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
④蠶花的別名。即剛孵化出的幼蠶。清沈公鍊《廣蠶桑説輯補•飼蠶法•煖子令出説》:“(蠶)子之初出者名蠶花,亦名蟻,又名烏。”
⑤副詞。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何”、“哪”。《廣韻•模韻》:“烏,安也,語辝也。”
⑥嘆詞。同“嗚”。也作“於”。表示感歎。《説文•烏部》:“烏,孔子曰:‘烏,𥃳呼也。’”
⑦通“歍”。嘔;吐出。《樂府詩集•鼓吹曲辭一•漢鐃歌•朱鷺》:“朱鷺,魚以烏。”
⑧姓。《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五下》:“烏氏出自姬姓。”
详细解释
名词
1.象形。本義:鳥名,烏鴉。
2.同本義crow。
燕雀烏鵲。 —— 《楚辭·屈原·涉江》
烏鳥(烏鴉之屬);烏鳶(烏鴉和老鷹);烏鵲(烏鴉和喜鵲);烏師(在妓院教唱或伴奏的樂師);烏鴉嘴(比喻說話討厭的人)
3.古代神話傳說太陽中有三足烏,因以「烏」爲太陽的代稱 sun。
烏陽(太陽。亦喻昌明盛世);烏輪(日輪,太陽);烏焰(紅日);烏照(日光);烏飛兔走(時光流逝);烏星暗沒(日落);烏兔(日月)
4.剛孵化出的幼蠶young silkworm。
[蠶] 子初出者名蠶花,亦名蟻,又名烏。 —— 《廣蠶桑說輯補》
形容词
◎黑色 black; dark 身披烏衣,手執耒耜,以率將士。——《三國志·鄧艾傳》 又如:烏衣(黑衣);烏巾(黑頭巾);烏丸(墨的別名);烏油(黑而光潤);烏麻(黑芝麻);烏黑黑(黑壓壓);烏絲(黑絲);烏靴(古官穿的黑色靴子);烏榜(用黑油塗飾的船);烏雲陣頭(大雨將到,烏雲密佈的情形);烏雲屯集(像烏雲一樣密集)
副词
◎[指原因或理由] 怎麼;[指可能或似乎可能的原因] 怎麼 how 烏聞至樂?——《呂氏春秋·明理》 烏聞樑岷核陟方之館?——《文選·左思·吳都賦》 又如:烏有此事?
嘆
1.也作「於」。表示感嘆。
烏見異則噪,…。 —— 《埤雅》
2.另見 wù。
烏字的翻译
- crow, rook, raven; black, dark
- Rabe, Krähe (S, Geo), schwarz (Adj), Wu (Eig, Fam), Uganda (Abkürzung für 烏干達 ) (Eig, Geo), Ukraine (Abkürzung für
- noir, sombre, obscur, corbeau
烏的字源字形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
春秋 玉书 侯马盟书
战国 金文 战国早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
秦 简 岳麓书院
秦 简 关沮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