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在线反馈

复制 字帖

yán ㄧㄢˊ

頁部 共18画 左右结构 U+984F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頁部

18画

9画

左右结构

yan

yan

YDEM

YHMBC

SOPG

01286

U+984F

413413333132511134 点、横、撇、点、横、撇、撇、撇、撇、横、撇、竖、横折、横、横、横、撇、点

𦫞 𦫨 𩓲 𩕝 𩠪

顏字概述

折叠展开

〔顏〕字拼音是yan 部首是頁, 总笔画是18画。

〔顏〕字是左右结构 五行属。

〔顏〕字仓颉码是YHMBC 五笔是YDEM 四角号码是01286 郑码是SOPG 中文电码是 区位码是

〔顏〕字的UNICODE是U+984F。 十进制为38991,UTF-32:0000984F,UTF-8:E9 A1 8F。

〔顏〕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汉字

〔顏〕字属最常用字

〔顏〕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常用字

〔顏〕字的近义字是

〔顏〕字的反义字是

〔顏〕字的异体字是 𦫞 𦫨 𩓲 𩕝 𩠪

顏的笔顺

折叠展开

顏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ㄧㄚˊ

基本解释

通“崖”。水邊;山邊。《集韻•佳韻》:“厓,《説文》:‘山邊也。’或作崖、顏。”

yán ㄧㄢˊ

基本解释

两眉之间,俗称印堂。《説文•頁部》:“顏,眉目之閒也。”

额头。即发际以下,眉以上,两额角间的部分。《詩•鄘風•君子偕老》:“子之清揚,揚且之顏也。”

面容;臉色。《廣韻•删韻》:“顏,顏容。”《詩•鄭風•有女同車》:“有女同車,顏如舜華。”

色彩。《淮南子•泰族》:“宋人有以象為其君為楮葉者,三年而成。莖柯豪芒,鋒殺顏澤,亂之楮華之中而不可知也。”

指堂上或门上的匾额。《新唐書•馬燧傳》:“勒石起義堂,帝榜其顏以寵之。”

显著。《太玄•積》:“魁而顏而,玉帛班而,决欲招寇。”

前。“顏行”即前行。《管子•輕重甲》:“若此,則士争前戰為顏行。”

姓。《通志•氏族略三》:“顏氏,曹姓。顓帝元孫陸終第五子曰安,安裔孫挾,周武王時封之於邾,為魯附庸。邾挾之後,至於夷父,字顏,《公羊》謂之顏公,子孫因以為氏。”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聲。从頁,彥( yàn )聲。从頁( xié ),與頭有關。本義:印堂。

2.印堂,兩眉之間the top of the nose bridge connecting the eye-brows

顏,眉目之間也。 —— 《說文》。段玉裁注:「各本作眉目之間,淺人妄增字耳,今正。眉與眉之間不名顏。…顏爲眉間,醫經所謂闕,道書所謂上丹田,相書所謂中正印堂也。」

3.額頭front

高祖爲人,隆準而龍顏。 —— 班固《漢書》

顏角(額角);顏題(古代頭巾覆額面部分)

4.面容,臉色face; countenance

有女同車,顏如舜華。 —— 《詩·鄭風》

顏狀(容顏狀貌);顏厚(面有慚色,難爲情);顏貌(容貌)

5.體面,容譽 dignity; prestige

顏汗(汗顏。慚愧的形像化說法);顏採(臉面上有光采);顏甲(指人臉皮厚如鐵甲,不知羞恥);顏厚(臉皮厚,不知羞恥)

6.彩色 color

顏澤(顏色光澤)

7.前端,前頭 first

顏行(先鋒,在行伍的第一線)

8.姓。

顏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face, facial appearance
  2. Yan (Eig, Fam)​, Farbe, Gesicht

顏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顏(简·楚〔战国〕·新蔡葛陵) 楚〔战国〕 新蔡葛陵

顏(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顏(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顏(传抄·东汉·说文解字) 东汉 传抄 说文解字

顏(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顏(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顏(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顏(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顏(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顏(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