虜字概述
〔虜〕字拼音是lu 部首是虍, 总笔画是13画。
〔虜〕字是半包围结构 五行属。
〔虜〕字仓颉码是YPWKS 五笔是HALL86、HLEE98 四角号码是21227 郑码是IHKY 中文电码是无 区位码是。
〔虜〕字的UNICODE是U+865C。 十进制为34396,UTF-32:0000865C,UTF-8:E8 99 9C。
〔虜〕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是一级汉字。
〔虜〕字属最常用字
〔虜〕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是常用字。
〔虜〕字的近义字是
〔虜〕字的反义字是
〔虜〕字的异体字是 虜
虜的笔顺
虜的意思
虜
lǔ ㄌㄨˇ基本解释
①俘獲。~獲。俘~。(➊打仗時捉住敵人;➋打仗時捉住的敵人)。
②俘獲的人。
③中國古代對北方外族的貶稱。
详细解释
動
1.形聲。从力,从毌( guàn ),虍( hū )聲。「毌」即「貫」字,是穿錢用的繩索。這裏表示用繩索拘捕的意思。本義:俘獲。
2.同本義take prisoner; capture。
虜,獲也。 —— 《說文》獻民虜者操右袂。 —— 《禮記·曲禮》。注:「軍所獲也。」且爲所虜。 —— 《史記·項羽本紀》虜楚將 屈匄。 ——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虜趙王。 —— 《戰國策·燕策》
3.亦指虜掠、抄掠rob。
珠柙離丘體,珍寶見剽虜。 —— 張載《七哀》匈奴虜略千餘人及畜產而去。 —— 《史記·韓長孺列傳》
虜掠(虜獲掠奪);虜奪(虜掠搶奪);虜暴(殘害暴虐他人,一如奴隸);虜略(虜獲掠奪)
名词
1.俘虜captive。
乘奔逐北,斬首捕虜十餘萬。 —— 《鹽鐵論·誅秦》吾屬今爲之虜矣! —— 《史記·項羽本紀》爲降虜手蠻夷。 —— 《漢書·李廣蘇建傳》爲奔亡之虜。 —— 南朝樑· 丘遲《與陳伯之書》乞爲囚虜。 —— 宋· 蘇軾《教戰守》
虜囚(俘虜);虜役(奴役);虜伏(如俘虜一樣降服)
2.奴僕slave。
雖臣虜之勞不苦於此矣。 —— 《韓非子·五蠹》
虜役(奴僕);虜使(役使之如奴隸)
3.指敵人;叛逆enemy; betrayer。
則直前詬虜帥失信。 ——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虜塵(指敵寇或叛亂者的侵擾)
4.古時對北方外族或南方人對北方人的蔑稱non-Han nationalities living in the North and West in ancient times。
詬虜帥失信。 —— 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奉西北之虜。 —— 宋· 蘇軾《教戰守》
虜人(胡人);虜民(胡族的人民); 虜廷(胡虜的朝廷); 虜使(胡虜的使臣)
虜字的翻译
- to capture, imprison, seize; a prison
- gefangen nehmen, gefangennehmen [alt]
- capturer, piller, prisonnier, esclave
虜的字源字形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楚〔战国〕 简 包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