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在线反馈

复制 字帖

ㄐㄧˋ

言部 共10画 左右结构 U+8A18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言部

10画

3画

左右结构

ji

ji

YNN

YRSU

SYY

07617

U+8A18

4111251515 点、横、横、横、竖、横折、横、横折、横、竖弯钩

𧪄

記字概述

折叠展开

〔記〕字拼音是ji 部首是言, 总笔画是10画。

〔記〕字是左右结构 五行属。

〔記〕字仓颉码是YRSU 五笔是YNN 四角号码是07617 郑码是SYY 中文电码是 区位码是

〔記〕字的UNICODE是U+8A18。 十进制为35352,UTF-32:00008A18,UTF-8:E8 A8 98。

〔記〕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汉字

〔記〕字属最常用字

〔記〕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常用字

〔記〕字的近义字是

〔記〕字的反义字是

〔記〕字的异体字是 𧪄

記的笔顺

折叠展开

記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ㄐㄧˋ

基本解释

把印象保持在腦子裏。~憶。~取。~性。博聞強~。

把事物寫下來。~錄。~功。~者。

記載事物的書冊或文字。遊~。日~。大事~。

符號,標識( zhì )印~。標~。~號。

古時的一種公文。奏~。箋~。

皮膚上的生下來就有的深色斑。胎~。

量詞,指打一下。給他一~耳光。

详细解释

1.形聲。从言,己聲。本義:記住。

2.同本義remember; bear in mind

記,疏也。 —— 《說文》記,識也。 —— 《廣雅》記有成。 —— 《禮記·內則》記間之學。 —— 《禮記·學記》凡所經履,莫不暗記。 —— 《後漢書·應奉傳》常記溪亭日暮。 —— 宋· 李清照《如夢令》吾記天聖中。 —— 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望中猶記。 —— 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記混了;記錯了;切記;牢記;銘記;記不清;記省(回憶,記憶);記心(記在心上,常用於叮囑);記念(掛心;惦念);記憶(記在心裏)

3.記載,記錄record; write down

記,書也。 —— 《廣雅》宮之奇果諫,記曰。 —— 《公羊傳·僖公二年》。注:「史記也。」受記考事。 —— 《漢書·張敞傳》屬予作文以記之。 ——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記之而去。 —— 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予在患難中,間以詩記所遭。 —— 文天祥《 後序》覽則省記。 —— 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姚鼐記之。 —— 清· 姚鼐《登泰山記》

摘記(摘要記錄);筆記(用筆記錄);手記(親手記錄);記言(記錄言論)

名词

1.記載事物的書冊或文章 note

記書(傳記及諸家之書);遊記;日記;雜記;摘記

2.按時間順序記述歷史史實或事件 chronicle

大事記;史記;記傳(歷史傳記);記牒(史冊;文字記錄);記府(古代國家收藏文書史策的府署)

3.標誌,記號mark

倉廒內自有官司封記。 —— 《水滸傳》

標記;以紅色爲記;記色(憑據;證據)

4.胎記birthmark

生那兒時,脊背下有一搭紅記。 —— 《警世通言》

他身上有塊記

5.古時的一種公文 accounts

奏記;殘記。又指記述或解釋典章制度的文字。如:十三經中的《周禮·考工記》和《禮記》

6.印章seal

正其名,請鑄銅記給之。 —— 《宋史·職官志》

戳記;圖記;鈐記;記室(官名。掌管章表書記文檄)

7.記敘文,一種以敘事爲主的文體 a written narration

《桃花源記》;《岳陽樓記》

量词

張開手掌迅速厲害地一擊,摑 slap。 如:一記耳光。

記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record; keep in mind, remember
  2. aufschreiben (V)​, niederschreiben (V)​, sich erinnern
  3. se souvenir de, noter, enregistrer

記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記(金文·春秋·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記(金文·春秋·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記(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記(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記(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記(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記(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記(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記(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記(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