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ǔniúmáo

九牛一毛

拼音 jiǔ niú yī máo 怎么读

注音 ㄐㄧㄡˇ ㄋㄧㄡˊ ㄧ ㄇㄠˊ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太仓一粟太仓稊米沧海一粟微不足道微乎其微一丝一毫

反义词 盈千累万不计其数举不胜举

九牛一毛的意思

折叠展开

九:表示多数。
许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点。

出处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微不足道。

例子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陈毅《感事书怀 七古 手莫伸》诗)

正音”,读作“yī”,不能读作“yì”。

九牛一毛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毫毛。比喻极大数量中的一小部分。语本《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沧海一粟

【典源】

《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1]何异?而世又不[2]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3]就死耳。何也?[4]所自树立使然。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注解

[1]蝼螘:蚂蚁。螘,音,同“”。

[2]与:音,通“”,赞许。

[3]卒:音,最后。

[4]素:平日。

【典故】

司马迁是汉代著名的史学家。据《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载,当时汉武帝命令李陵将军出兵攻打匈奴,终因人力缺乏而战败投降,汉武帝得知后非常生气,而诛李陵全家。司马迁挺身为李陵辩护,但汉武帝不听,反而将司马迁囚禁,后来并处以残酷的“宫刑”(将男子去势的刑罚)。司马迁在身心受到极大打击后,本想一死了之。但他仔细一想,觉得像他这样官位低微的人,如果接受法律制裁被杀,就像九头牛身上少了一根毛,一点影响也没有,和死了一只蚂蚁又有什么差别?而世人也不会把他和壮烈成仁的人相比,只会觉得他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人都会死,但死有重于泰山,也有轻于鸿毛。于是司马迁决定忍受屈辱,坚强的活下去,并且完成《史记》这部伟大著作。后来“九牛一毛”这句成语,就从原文中“九牛之一毛”的演变而出,用来比喻极大数量中的一小部分。

【书证】

  • 01.唐・王维〈与魏居士书〉:“然才不出众,德在人下,存亡去就,如九牛一毛耳。”
  • 02.宋・朱熹〈缴纳南康任满合奏禀事件状〉:“此于大农之经费,不足以当九牛之一毛,而可以少宽百里之民。”
  • 03.《续资治通鉴・卷一三○・宋纪一三○・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大军岁费四千万,而欲取学田以当赋,何啻九牛一毛,又岂爱礼存羊之意邪!”
  • 04.《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三回:“好在古雨山当日有财神之目,去了他七千两,也不过是『九牛一毛』、『太仓一粟』,若是别人,还了得么?”

【用法】

语义比喻极大数量中的一小部分。

类别用在“轻微渺小”的表述上。

例句

花这点钱对他来说有如九牛一毛,他不会在乎的。

这个守财奴,即使是九牛一毛,他也舍不得捐出来。

这点钱你就别客气了,对我来说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损失这点钱,对他而言只是九牛一毛,不会有影响的。

经理一再保证,这点损失对银行来说只是九牛一毛,无甚大碍的。

人就是穷一生努力所能求到知识,也不过是所有人类知识的九牛一毛

建议加这点薪水对老板来说,只是九牛一毛而已,他为什么不同意呢?

比起那些吝于九牛一毛的富人,老荣民捐出所有积蓄的义举太令人感动了。

几万块钱对有些人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但对另一些人而言,则可能是毕生的积蓄。

九牛一毛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a very small minority
  2. 多数(たすう)のうちのごく少部分(しょうぶぶん)
  3. wie ein Hǎrchen von neun Ochsen(ganz winzig)
  4. крáйне незначительный

九牛一毛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毛”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完整接龙
  • “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九牛一毛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jiǔ), 丿部,共2画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归。

    泛指多次或多数。~死一生。~霄云外。

    读音(niú), 牛部,共4画

    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黄。~角。

    星名,二十八宿之。~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喻固执或骄傲。~气。

    姓。

    读音(yī), 一部,共1画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纯;专。专~。~心~意。

    全;满。~生。~地水。

    相同。~样。颜色不~。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乃;竞。~至于此。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或者。~胜~负。

    初次。~见如故。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读音(máo), 毛部,共4画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笔。羽~。~织品。~骨悚然。轻于鸿~。

    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不~之地。

    衣物上的霉菌。老没见太阳都长~了。

    粗糙,没有加工的。~布。~估(粗略地估计)。~坯。

    不是纯净的。~利。~重。

    行动急躁。~躁。

    惊慌失措,主意乱了。把他吓~了。

    小。~病。~孩子。~~雨。

    货币贬值。钱~了。

    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两~钱。

    姓。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③.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jī), 禾部,共10画

    ①. 聚集。 如: 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②.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 如: 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读音(léi,lěi,lèi), 糸部,共11画

    ㈠ 累 [ léi ]

    ①.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②.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㈡ 累 [ lěi ]

    ①. 连续,重叠,堆积。 如: 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②.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 如: 累进税。

    ③. 连及,连带。 如: 累及。牵累。拖累。

    ㈢ 累 [ lèi ]

    ①. 疲乏,过劳。 如: 劳累。累乏。

    ②. 使疲劳。 如: 病刚好,别再累着。

    九牛一毛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