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énmiànshòuxīn

人面兽心

拼音 rén miàn shòu xīn 怎么读

注音 ㄖㄣˊ ㄇㄧㄢˋ ㄕㄡˋ ㄒㄧㄣ

繁体 人面獸心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狼心狗肺衣冠禽兽人头畜鸣

反义词 正人君子

人面兽心的意思

折叠展开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却像兽类。形容品德极坏。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匈奴传赞》:“夷狄之人贪而好利,披发左衽,人面兽心。”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大虫见了“兽面人心”的既不敢伤,若见了“人面兽心”的如何不啖。(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回)

正音”,读作“shòu”,不能读作“sòu”。

辨形”,不能写作“”。

歇后语 1. 猴子戴面具 —— 人面兽心
2. 狐狸戴礼帽 —— 人面兽心

谜语猴子(谜底:人面兽心)

人面兽心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形容文化未开,不懂礼仪,表面上看起来像是人,内心却像野兽一般。语出《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后用“人面兽心”形容人凶狠残暴,如野兽一般。△“衣冠禽兽

【典源】

《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

赞曰:“……[1]之人贪而好利,[2],人面兽心,其与中国殊章服,异习俗,饮食不同,言语不通,[3]居北垂寒露之野,逐草随畜,射猎为生,隔以山谷,[4]以沙幕,天地所以绝外内也。是故圣王禽兽畜之,不与约誓,不就攻伐;约之则费赂而见欺,攻之则劳师而招寇。其地不可耕而食也,其民不可臣而畜也,是以外而不内,疏而不戚,政教不及其人,正朔不加其国;来则惩而御之,去则备而守之。其慕义而贡献,则接之以礼让,羁靡不绝,使曲在彼,盖圣王制御蛮夷之常道也。

注解

[1]夷狄:古称四境未开化的民族。

[2]被发左衽:形容头发散乱,衣襟开向左侧的文化落后民族。被,音,通「披”,分散。衽,音rèn,衣襟。

[3]辟:音,躲开、回避。通“”。

[4]雍:堵塞。通“”。

【典故】

人面兽心”本来是用来形容匈奴文化未开,不懂礼仪。匈奴是我国秦汉时北方的游牧民族,汉时为了匈奴这个外患,国力造成不少损失,在《汉书・匈奴传》中,班固写出对匈奴的鄙视:“夷狄之人贪而好利,被发左衽,人面兽心。”他认为匈奴是没有开化的民族,不懂礼仪。表面上看起来像是人,内心却如野兽一般。后来“人面兽心”被用来形容人凶狠残暴,如野兽一般。如《官场现形记》第一六回:“你当他做了官,就换了人;其实这里头的人,人面兽心的多得很哩!”

【书证】

  • 01.《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赞曰:『……夷狄人贪而好利,被发左衽,人面兽心,其与中国殊章服,异习俗,饮食不同,言语不通,辟居北垂寒露之野,逐草随畜,射猎为生,隔以山谷,雍以沙幕,天地所以绝外内也。』”(源)
  • 02.《晋书・卷七八・孔愉列传》:“又观顷日降附之徒,皆人面兽心,贪而无亲,难以义感。”
  • 03.唐・吴兢《贞观政要・卷四・规谏太子》:“又突厥达哥支等,咸是人面兽心,岂得以礼义期,不可以仁信待。”
  • 04.《朱子语类・卷一三三・本朝七・夷狄》:“女真人面兽心,贪婪如豺狼,安可与之共事?”
  • 05.《官场现形记》第一六回:“你当他做了官,就换了人;其实这里头的人,人面兽心的多得很哩!”
  • 06.清・龚炜《巢林笔谈・卷一・施世纶貌丑》:“公以某貌丑耶?人面兽心,可恶耳。若某,则兽面人心,何害焉!”

【用法】

语义形容人凶狠残暴,如野兽一般。贬义。

类别用在“凶狠毒辣”的表述上。

例句

怎会有人贩卖自己儿女?简直是人面兽心

对这种人面兽心的恶人,非得想法子惩治不可。

那家伙竟做出此等丧心病狂的事,简直是人面兽心

他明明是个人面兽心的伪君子,却偏偏有些人甘愿受骗。

他当年受到提拔,如今恩将仇报,真是人面兽心,无耻之极。

原先以为自己找到了终身的托付,没想到他竟是一个人面兽心的家伙。

【辨识】

同义“人面兽心”及“衣冠禽兽”都有外貌似人,内在似兽的意思。

异义“人面兽心”侧重于描写人性凶残、心肠歹毒;“衣冠禽兽”侧重于描写行为卑劣、凶狠的人。

例句
人面兽心衣冠禽兽例句
这种人面兽心的人,有什么坏事干不出来?
他看来相貌堂堂,竟会做出如此败坏伦常的事,简直是衣冠禽兽

人面兽心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a beast in human form
  2. face humaine,coeur de bête(monstre à face humaine)
  3. ein Teufel in Menschengestalt
  4. зверь в образе человека

人面兽心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人面兽心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rén), 人部,共2画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读音(miàn), 面部,共9画

头的前部,脸。脸~。颜~。~目。~~相觑。

用脸对着,向着。~对。~壁(①面对着墙;②佛教指面对墙壁静坐修行)。

事物的外表。地~。~友(表面的、非真心相交的朋友)。~额(票面的数额)。

方位,部分。前~。反~。片~。全~。多~手。

量词,多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鼓。

会见,直接接头的。当~。~议。~晤。耳提~命(“耳提”,提着耳朵叮嘱;“面命”,当面指教,形容教诲殷切)。

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的形。平~。曲( qū )~。

粮食磨成的粉:小米~。玉米~。特指小麦磨成的粉:一袋~。

粉末。药~儿。

由面粉和水做成的条状食物。~条。

食物含纤维少而柔软。这种瓜很~。

读音(shòu), 丷部,共11画

哺乳动物的总称,一般指有四条腿、全身生毛的哺乳动物。~类。野~。鸟~。禽~。~医。

喻野蛮,下流。~欲。~行。人面~心。

读音(xīn), 心部,共4画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包。~律。~衰。~悸。

中央,枢纽,主要的。~腹。中~。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理。~曲。~魄。~地。~扉。衷~。~旷神怡。人~惟危。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③.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jī), 禾部,共10画

①. 聚集。 如: 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②.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 如: 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读音(léi,lěi,lèi), 糸部,共11画

㈠ 累 [ léi ]

①.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②.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㈡ 累 [ lěi ]

①. 连续,重叠,堆积。 如: 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②.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 如: 累进税。

③. 连及,连带。 如: 累及。牵累。拖累。

㈢ 累 [ lèi ]

①. 疲乏,过劳。 如: 劳累。累乏。

②. 使疲劳。 如: 病刚好,别再累着。

人面兽心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