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ěnrěn

忍无可忍

拼音 rěn wú kě rěn 怎么读

注音 ㄖㄣˇ ㄨˊ ㄎㄜˇ ㄖㄣˇ

繁体 忍無可忍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深恶痛绝拍案而起

反义词 忍辱负重忍气吞声

忍无可忍的意思

折叠展开

忍:忍受;忍耐;无:无法。
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孙礼传》:“宣王曰:‘且止,忍不可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例子他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终于出手还击。

正音”,读作“kě”,不能读作“kè”。

辨形忍,不能写作“刀心”。

歇后语 释迦佛下莲台 —— 忍无可忍

谜语奇痒(谜底:忍无可忍)

忍无可忍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忍无可忍”之“”,典源作“”。“忍不可忍”原指忍受不能够忍受的事。语本《三国志・卷二四・魏书・韩崔高孙王传・孙礼》。后用“忍无可忍”指忍耐到了极点,无法再忍受。

【典源】

《三国志・卷二四・魏书・韩崔高孙王传・孙礼》

时匈奴王刘靖部众彊盛,而鲜卑数寇边,乃以礼为并州刺史,加振武将军,使持节,护匈奴中郎将。往见太傅司马宣王,有忿色而无言。宣王曰:“卿得并州,少邪?恚理分界失分乎?今当远别,何不懽也!”[1]曰:“何明公言之[2]也!礼虽不德,岂以官位往事为意邪?本谓明公齐踪伊、吕,[3]魏室,上报明帝之托,下建万世之勋。今社稷将危,天下[4],此礼之所以不悦也。”因涕泣横流。[5]曰:“且止,忍不可忍。”爽诛后,入为司隶校尉,凡临七郡五州,皆有威信。迁司空,封大利亭侯,邑一百户。礼与卢毓同郡时辈,而情好不睦。为人虽互有长短,然名位略齐云。嘉平二年薨,谥曰景侯。孙元嗣。

注解

[1]礼:孙礼(?∼公元250),字德达,三国魏涿郡容城人。有治绩,魏明帝重之。帝临崩,拜大将军长史,佐曹爽。为人光明正直,使曹爽行事不便,屡被贬官。曹爽败后,入为司隶校尉,迁司空,封大利亭侯。卒谥景。

[2]乖细:违理、琐碎。

[3]匡辅:匡正辅助。

[4]凶凶:骚动不安。

[5]宣王:指司马懿(公元179—251),字仲达,三国魏温县人。有雄才,多权变,文帝甚亲重之,屡出师与蜀相诸葛亮相抗,使亮不能得志于中原,后以丞相执国政。其孙司马炎终篡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为宣帝。

【典故】

“忍无可忍”典源作“忍不可忍”。指忍受不能够忍受的事。典源出自《三国志・卷二四・魏书・韩崔高孙王传・孙礼》。孙礼字德达,涿郡容城人。明帝临崩时,床下受遗诏,拜曹爽为大将军,孙礼为大将军长史,加封散骑常侍。孙礼为人正直光明,使曹爽行事不便,就将孙礼外放为扬州刺史。旋因争议清河、平原地界问题得罪了曹爽,被弹劾判罪五年,后又改任为并州刺史。当时朝政由曹爽专权,国势日渐衰退,孙礼要去并州上任前去拜见太傅司马懿,孙礼面有忿色,却不说话。司马懿问孙礼是嫌并州地太小,还是怨恨分界的事处理不公?孙礼说自己气愤的是没办法报明帝所托,辅佐魏室,如今曹爽专擅,天下骚动不安,国家就要危亡了!孙礼说得悲痛万分,泪流满面。司马懿听了劝慰他说:“且止,忍不可忍。”意思就是说:你先不要悲伤,要能够忍受不能够忍受的事才能成就大事,想把曹爽除掉,现在还不是时机。这里的“忍不可忍”就是指忍受不能够忍受的事。演变到后世多改作“忍无可忍”,意思是忍耐到了极点,无法再忍受。

【书证】

  • 01.《拒约奇谈》第二章:“诸君今日奔走呼号,前后响应者,岂非以美人不以平等待我,不以自由与我,受无可受,忍无可忍,始起与之争么?”
  • 02.《官场维新记》第一四回:“这一来,堂里的学生,个个都忿然不服,屡次欲与他为难,……果然那些学生忍无可忍,闹出全班散学的事来。”
  • 03.《唐史演义》第六○回:“公主未免挟贵自尊,暧忍无可忍,屡有违言。”

【用法】

语义忍耐到了极点,无法再忍受。

类别用在“难再忍受”的表述上。

例句

老王实在忍无可忍,便和他争辩起来。

我们已经被逼得忍无可忍,才决定还击,以求自卫。

面对同侪的奚落,他忍无可忍,泪流满面地夺门而出。

他的做法已经使大家忍无可忍,难怪抗议之声此起彼落。

这件事情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我们绝不能再继续姑息养奸。

看到他那蛮横的态度,我虽然不是当事人,也感到忍无可忍,恨不得狠狠揍他几拳。

忍无可忍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tax one's patience to the limit
  2. こらえようとしてもこらえられない
  3. être à bout de patience
  4. am Ende seiner Geduld sein(nicht mehr ertragen kǒnnen)
  5. потерять всякое терпение

忍无可忍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忍无可忍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rěn), 心部,共7画

耐,把感情按住不让表现。~耐。~痛。~受。容~。~俊不禁(忍不住笑)。

狠心,残酷。~心。残~。

读音(wú), 一部,共4画

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度。~端(无缘无故)。~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非(只,不过)。~动于衷。~所适从。

读音(kě), 口部,共5画

〔~汗( hán )〕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③.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jī), 禾部,共10画

①. 聚集。 如: 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②.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 如: 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读音(léi,lěi,lèi), 糸部,共11画

㈠ 累 [ léi ]

①.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②.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㈡ 累 [ lěi ]

①. 连续,重叠,堆积。 如: 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②.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 如: 累进税。

③. 连及,连带。 如: 累及。牵累。拖累。

㈢ 累 [ lèi ]

①. 疲乏,过劳。 如: 劳累。累乏。

②. 使疲劳。 如: 病刚好,别再累着。

忍无可忍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