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ùshǒu

束手无策

拼音 shù shǒu wú cè 怎么读

注音 ㄕㄨˋ ㄕㄡˇ ㄨˊ ㄘㄜˋ

繁体 束手無策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无能为力一筹莫展

反义词 得心应手急中生智左右逢源

束手无策的意思

折叠展开

策:办法。
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出处宋・王柏《鲁斋集》:“士大夫念虑不及此,一旦事变之来,莫不束手无策。”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梅飏仁正在束手无策的时候,听了师爷的话说甚是中听,立刻照办。(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五回)

正音”,读作“cè”,不能读作“chè”。

辨形”,不能写作“”。

谜语(谜底:束手无策)

束手无策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束,捆住。策,计策。捆住双手,无计策可施。比喻面对问题时,毫无解决的办法。语本《集异记》。

【典源】

《集异记》(据《太平广记・卷二二○・魏淑》引)

大历(历)中,元察为邛州刺史。而州城将有魏淑者,肤体洪壮。年方四十,[1]老妻少,而忽中异疾,无所酸苦,但饮食日[2],身体日[3]耳。医生术士,[4]寒暑未周,即如婴孩焉,不复能行坐语言。其母与妻,更相提抱。遇淑之生日,家人召僧致斋,其妻乃以钗股挟之以哺,须臾,能尽一小瓯。自是日加所食,身亦渐长,不半岁,乃复其初。察则授与故职,趋驱气力,且无少异。后十余年,捍蛮,战死于陈。

注解

[1]亲:指父母亲。

[2]损:减少。

[3]销:削弱。此处指缩小。

[4]拱手无措:拱起手来,无计可施。拱手,双手在胸前相抱。措,措施、计策。

【典故】

唐朝代宗时,在邛州这个地方,有个守城的将军,名叫魏淑。年纪才四十岁,身体壮硕,家中有年迈的父母和一位年轻的妻子。有一次他忽然得了一种怪病,没有任何的病痛,但在饮食方面,却吃得一天比一天少,身体也一直缩小,看了许多的医生和道士,但是大家都对这个病却只会双手抱胸,想不出一点办法。还不到一年,身体缩回像小婴儿一样,得由他母亲和妻子轮流提抱。到了他的生日时,家人请来和尚为他诵经祈福,准备了斋食,他的妻子用钗子挟著斋食一点一点地喂他,不一会儿,就能进食一小碗了。从此之后,每天的饮食量日渐增加,身体也渐渐长大,不到半年,就已经恢复他原来的样子了。后来“束手无策”这句成语,就从这里的“拱手无措”演变而出,用来比喻面对问题时,毫无解决的办法。出现“束手无策”的书证如宋・王柏〈书先君遗独善汪公帖后〉:“今正恨襄樊失守,人物眇然,盖于安平无事时,士大夫念虑不及此。一旦事变之来,莫不束手无策。”

【书证】

  • 01.宋・王柏〈书先君遗独善汪公帖后〉:“今正恨襄樊失守,人物眇然,盖于安平无事时,士大夫念虑不及此。一旦事变之来,莫不束手无策。”
  • 02.《初刻拍案惊奇》卷五:“众人性定,奔告尚书得知,合家啼哭。那时夜已昏黑,虽然聚得些人起来,四目相视,束手无策。”
  • 03.《醒世姻缘传》第八三回:“正是举家束手无策的时候,恰好不前不后,相主事喝道而来。”
  • 04.《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那船上管船的舵工,押船的朝奉,面面相觑,束手无策。”
  • 05.《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我到了此时,除回去之外,也是束手无策,便依了述农的话。”

【用法】

语义比喻面对问题时,毫无解决的办法。

类别用在“毫无办法”的表述上。

例句

这事我已束手无策,你们另请高明吧!

面对这突来的事件,大家面面相觑,束手无策

这个问题实在牵扯太广,决策部门一时也束手无策

这些年轻人做事都靠电脑,但只要一停电,他们就束手无策了。

滚滚的山洪直冲下来,大家束手无策,只眼睁睁地看著堤防被冲垮。

工程单位虽然运来堆土机,但看著来势汹汹的土石流,也是束手无策

束手无策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fold one's hands helplessly
  2. réduit à l'impuissance(ne savoir quel parti prendre)
  3. weder aus noch ein wissen
  4. как без рук(бессильный)

束手无策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策”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完整接龙
  • “束”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束手无策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shù), 一部,共7画

    捆住,系。~缚。~装(整理行装)。~发( fà )。~之高阁。~手无策。

    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光~。电子~。

    控制,限制。~身。无拘无~。

    事情的结末。收~。结~。

    姓。

    读音(shǒu), 手部,共4画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心。棘~(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 zhuó )~(开始做,动手)。~不释卷。

    拿着。人~一册。

    亲自动手。~稿。~迹。~令。~书(a。笔迹;b。亲笔书信)。

    技能、本领。~法(技巧,方法)。~段。留一~。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国~。扒~。生产能~。

    小巧易拿的。~枪。~册。

    读音(wú), 一部,共4画

    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度。~端(无缘无故)。~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非(只,不过)。~动于衷。~所适从。

    读音(cè), ⺮部,共12画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

    鞭打。~马。鞭~。

    激励,促进。~动。~勉。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命。~免。~封。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论。~问。

    杖。~杖。

    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

    计谋,主意,办法。上~。献~。决~。政~。~划。束手无~。

    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

    姓。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③.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jī), 禾部,共10画

    ①. 聚集。 如: 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②.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 如: 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读音(léi,lěi,lèi), 糸部,共11画

    ㈠ 累 [ léi ]

    ①.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②.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㈡ 累 [ lěi ]

    ①. 连续,重叠,堆积。 如: 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②.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 如: 累进税。

    ③. 连及,连带。 如: 累及。牵累。拖累。

    ㈢ 累 [ lèi ]

    ①. 疲乏,过劳。 如: 劳累。累乏。

    ②. 使疲劳。 如: 病刚好,别再累着。

    束手无策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