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ǒuyánxiào

不苟言笑

拼音 bù gǒu yán xiào 怎么读

注音 ㄅㄨˋ ㄍㄡˇ ㄧㄢˊ ㄒㄧㄠˋ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一本正经正襟危坐老成持重不苟言谈

反义词 和蔼可亲谈笑风生嘻皮笑脸油腔滑调

不苟言笑的意思

折叠展开

苟:苟且;随便。
不随便说笑。指态度庄重、严肃。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表情庄重、严肃。

例子且说这位郑伯才君,单名一个雄字,乃是湖南湘潭县人,向来是个讲宋学的,方领矩步,不苟言笑(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

正音”,读作“gǒu”,不能读作“jū”。

辨形”,不能写作“”。

谜语

不苟言笑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苟,随便。“不苟言笑”指不随便谈笑,态度严肃。语本《礼记・曲礼上》。△“一本正经

【典源】

《礼记・曲礼上》

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食飨不为㮣,祭祀不为尸。听于无声,视于无形。不登高,不临深。[1][2],不苟笑。

注解

[1]苟:随便。

[2]訾:音,诋毁。

【典故】

《礼记》是一本记述古代礼仪的书籍,其中的〈曲礼〉篇是讲述日常生活所应做到的小节,有一段就是在教导为人子女者与父母相处时的礼节,在家里时不能处在尊贵的西南方,坐位时不能坐在正中,行走时不能走在中间,站立时不能在门中央。举行飨礼时不能做主人,须由父母决定;祭祀时不能做受祭的尸,以免接受父母的祭拜。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要听从父母的话,父母不在眼前也要像他们在左右一样。不登上高处,不走到深谷边,不去从事危险的活动,不要让父母担心。也不随便毁谤人,不随便嬉笑,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谨守本分。后来“不苟言笑”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指不随便谈笑,态度严肃。

【书证】

  • 01.《新唐书・卷一二二・韦安石传》:“安石性方重,不苟言笑,其政尚清严,吏民尊畏。”
  • 02.《明史・卷一六九・王直传》:“直为人方面修髯,仪观甚伟。性严重,不苟言笑。及与人交,恂恂如也。”
  • 03.《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那做房官的,我看见他,都是气象尊严,不苟言笑的。”
  • 04.清・王晫《今世说・卷一・德行》:“袁重其状貌臞然,能读书识字,好以礼义自维,不苟言笑。”
  • 05.《清史稿・卷五○○・遗逸传一・朱元瑜传》:“之瑜严毅刚直,动必以礼。平居不苟言笑,唯言及国难,常切齿流涕。”

【用法】

语义不随便谈笑,态度严肃。

类别用在“严肃谨慎”的表述上。

例句

他平日不苟言笑,很少与人闲聊。

他整天不茍言笑,大家都不敢轻侮他。

他看起来不苟言笑,所以没人敢招惹他。

这孩子从小就不苟言笑,别人逗他,他也不理。

他家的人看起来都不苟言笑,不太好相处的样子。

总经理那副不苟言笑的面孔,属下们都对他十分畏惧。

历史老师看起来不苟言笑,十分严肃,私底下却很幽默。

我们的校长为人严肃,平时不苟言笑,但其实是很有爱心的。

大家听了笑话后都捧腹大笑,只有她依然不苟言笑,埋头工作。

【辨识】

同义“不苟言笑”与“一本正经”都有严肃的意思。

异义“不苟言笑”用在描述个性态度上;“一本正经”用在形容神情外貌。

例句
不苟言笑一本正经例句
我们的校长为人严肃,平时不苟言笑,但其实是很有爱心的。
看他说得一本正经的样子,不像是开玩笑。

不苟言笑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keep one's gravity

不苟言笑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笑”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完整接龙
  • 不苟言笑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bù), 一部,共4画

    fǒu ㄈㄡˇ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读音(gǒu), 艹部,共8画

    姑且,暂且。~安。~延残喘。~且。

    马虎,随便。~得。~合。不敢~同。

    如果,假使。~非其人。“~富贵,无相忘”。

    姓。

    读音(yán), 言部,共7画

    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 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

    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

    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

    姓。

    读音(xiào), ⺮部,共10画

    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容。~颜。~眯眯。谈~风生。

    讥嘲。~柄。~话。~谈。贻~大方。嘲~。见~。耻~。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③.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jī), 禾部,共10画

    ①. 聚集。 如: 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②.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 如: 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读音(léi,lěi,lèi), 糸部,共11画

    ㈠ 累 [ léi ]

    ①.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②.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㈡ 累 [ lěi ]

    ①. 连续,重叠,堆积。 如: 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②.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 如: 累进税。

    ③. 连及,连带。 如: 累及。牵累。拖累。

    ㈢ 累 [ lèi ]

    ①. 疲乏,过劳。 如: 劳累。累乏。

    ②. 使疲劳。 如: 病刚好,别再累着。

    不苟言笑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