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ànshuāngdiāo

一箭双雕

拼音 yī jiàn shuāng diāo 怎么读

注音 ㄧ ㄐㄧㄢˋ ㄕㄨㄤ ㄉㄧㄠ

繁体 一箭雙鵰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事半功倍一举两得一石二鸟

反义词 事倍功半

一箭双雕的意思

折叠展开

一支箭射中两只雕。比喻做一件事而达到两个目的。

出处《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例子因为凤珠也是十六岁的人了,胡统领早存了个得陇望蜀的心思,想慢慢施展他一箭双雕的手段。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

正音”,读作“shuāng”,不能读作“suāng”。

辨形”,不能写作“”、“”。

歇后语 一块石头打两只斑鸠 —— 一箭双雕

谜语 最厉害的箭法 (谜底:一箭双雕)

一箭双雕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即“一箭双雕”。见“一箭双雕”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一箭双雕”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是一种大型而凶猛的鸟,原也作“”,鸟旁,隹旁,意思相通。“一箭双雕”是说只用了一支箭,却同时射中两只雕。长孙晟是南北朝后周时的人,生性聪敏,擅长军事和射箭。长孙晟有次出使到突厥,突厥王摄图很欣赏他的技艺,常常和他一起出去打猎。在一次打猎中,看见空中有两只雕,一边飞著,一边互相争夺著一块肉,于是摄图就拿了两支箭给长孙晟,要他射下那两只雕。长孙晟纵马向前,只用了一支箭就把两只雕给射下了。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一箭双雕”,比喻一次举动,可以同时达到两个目标。在《新唐书・卷二二四・叛臣列传下・高骈》中,也同样有“一箭双雕”的故事,但说的是唐代的高骈,因为一箭同时射杀了两只雕,众人赞叹他的技术,送给了他一个“落雕侍御”的称号。

【书证】

  • 01.唐・崔致远〈射雕〉诗:“能将一箭落双雕,万里胡尘当日销。”
  • 02.清・沈起凤《谐铎・卷一・雉媒》:“汝初得断凫续胫,遂欲一箭双雕耶?”
  • 03.宋・何梦桂〈一箭双雕〉诗:“当风劄断二边机,背手乌号鬼莫窥。一箭双雕俱堕落,古梅枝上雪参差。”
  • 04.《五灯会元・卷一八・慧海仪禅师》:“须菩提闻佛说法,深解义趣,涕泪悲泣。且道笑者是,哭者是?不见道,万派横流总向东,超然八面自玲珑。万人胆破沙场上,一箭双雕落碧空。”
  • 05.宋・王十明〈林主簿明仲挽词〉其二:“一箭双雕手,青衫已白头。砚几磨铁尽,官止及瓜休。”
  • 06.元・无名氏《氏族大全・卷二二・上声・一箭双雕・长孙晟》:“长孙晟,字季晟,善射,一箭贯双雕。突厥畏之,闻其弓声,谓为霹雳;见其走马,谓为闪电。”
  • 07.明・倪元璐〈答王季木文〉其二:“今使《六韬》左列,《七策》右陈,苟不得公望、夷吾而用之,亦何益乎!浮翁硁老人有一箭双雕之叹。”
  • 08.明・刘宗周〈寻乐说〉:“近儒王心斋先生所著学乐歌,则曰:『人心本是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时,良知自然觉;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又曰:『学则乐,乐则学。天下之乐无如此学,天下之学无如此乐。可为一箭双雕学。』”

一箭双雕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2. 一石二鳥(いっせきにちょう),一挙両得(いっきょりょうとく
  3. zwei Geier mit einem Pfeil abschieβen--zwei Fliegen mit einer Klappe schlagen
  4. одним выстрелом убить двух зáйцев

一箭双雕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雕”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完整接龙
  • 一箭双雕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ī), 一部,共1画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纯;专。专~。~心~意。

    全;满。~生。~地水。

    相同。~样。颜色不~。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乃;竞。~至于此。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或者。~胜~负。

    初次。~见如故。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读音(jiàn), ⺮部,共15画

    用弓发射到远处的兵器。弓~。~镞。~头。~在弦上(喻事情已经到了不得不做或话已经到了不得不说的地步)。

    箭能射到的距离。一~之遥。~步。

    形容急切、迅速。归心似~。

    读音(shuāng), 又部,共4画

    两个,一对。一~鞋。~杠。~重( chǒng )。~方。~管齐下。~豆塞聪(耳被堵塞,一无所闻)。~瞳剪水(形容眼珠的清澈)。智勇~全。盖世无~。

    偶,与“单”相对。~数。~号。

    加倍的。~料。~份。

    姓。

    读音(diāo), 隹部,共16画

    鸟类的一属,大型猛禽,羽毛褐色,上嘴勾曲,视力很强,利爪,能捕食山羊、野兔等(亦作“鹫”)~悍。一箭双~。

    刻竹、木、玉、石、金属等。木~。浮~。玉~。~版。~龙(指善于撰写文章)。~镌。~塑。~虫小技。

    有彩绘装饰的。~弓。~鞍。~青(在人体上刺花纹,涂上青色)。

    同“凋”。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③.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jī), 禾部,共10画

    ①. 聚集。 如: 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②.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 如: 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读音(léi,lěi,lèi), 糸部,共11画

    ㈠ 累 [ léi ]

    ①.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②.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㈡ 累 [ lěi ]

    ①. 连续,重叠,堆积。 如: 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②.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 如: 累进税。

    ③. 连及,连带。 如: 累及。牵累。拖累。

    ㈢ 累 [ lèi ]

    ①. 疲乏,过劳。 如: 劳累。累乏。

    ②. 使疲劳。 如: 病刚好,别再累着。

    一箭双雕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