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èfānggāng

血气方刚

拼音 xuè qì fāng gāng 怎么读

注音 ㄒㄩㄝˋ ㄑㄧˋ ㄈㄤ ㄍㄤ

繁体 血氣方剛

感情 褒义成语

近义词 年富力强年轻气盛

反义词 老成持重老态龙钟未老先衰暮气沉沉

血气方刚的意思

折叠展开

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血气:指精力;方:正;刚:旺盛。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例子公子杨干,乃悼公之同母弟,年方一十九岁,新拜中军戎御之职,血气方刚,未经战阵。(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回)

正音”,读作“xuè”,不能读作“xiě”。

辨形”,不能写作“”。

血气方刚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泛指年轻人精力正当旺盛,易于冲动。语出《论语・季氏》。或单指年轻力壮。

【典源】

《论语・季氏》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1]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注解

[1]血气:指精力。

【典故】

《论语》一书是由孔门弟子记录而成,内容是孔子自述或应弟子、时人及弟子间相互问答的话。典源收录的,主要是论述修养心性的方法。孔子认为君子有三件事要戒慎:年轻时,身体还在发育,血气不足,要戒女色;壮年时期,血气旺盛,容易冲动,所以要戒好勇斗狠;到了老年,血气已衰退,身体状况大不如前,要戒贪得无餍。“血气方刚”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个成语,用于泛指年轻人精力正当旺盛,易于冲动;后亦用於单指年轻力壮。

【书证】

  • 01.《论语・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源)
  • 02.《汉书・卷四八・贾谊传》:“数年之后,诸侯之王大抵皆冠,血气方刚,汉之傅相称病而赐罢。”
  • 03.《太平广记・卷二七三・周皓》引《酉阳杂俎》:“皓时血气方刚,且恃其力,顾从者不相敌,因前让其怙势,攘臂格之。”
  • 04.《三国演义》第六二回:“吾闻泠苞、邓贤乃蜀中名将,血气方刚。恐老将军近他不得,岂不误了主公大事?”
  • 05.《东周列国志》第六○回:“公子杨干,乃悼公之同母弟,年方一十九岁,新拜中军戎御之职,血气方刚,未经战阵。”
  • 06.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三:“朕起兵后,年二十七八,血气方刚,军士日众。”
  • 07.《醒世姻缘传》第二回:“血气方刚莫恃强,精神惟恐暗消亡;再兼残忍伤生类,总有卢医少药方。”

【用法】

语义泛指年轻人精力正当旺盛,易于冲动。

类别用在“年轻气盛”的表述上。

例句

我当年血气方刚,一冲动就从军去了。

我怕他血气方刚,按捺不住冲动就糟糕了。

这小伙子血气方刚、行事叛逆,得多加辅导。

这些血气方刚的青少年,如不善加教导,难免会到处惹事生非。

他虽然正在血气方刚的年纪,却很沉得住气,从来不曾好勇斗狠。

血气方刚的青少年精力无处发泄,这是教育当局亟待解决的问题。

语义指年轻力壮。

类别用在“年轻力壮”的表述上。

例句

这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干起活来真是带劲。

大力士比赛中,几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居然把公车拉动了,在场民众无不鼓掌叫好。

血气方刚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vigorous and active
  2. 血気まさに盛(さか)ん
  3. ardeurs de la jeunesse(fougue juvénile)
  4. voller Lebenskraft und Temperament
  5. в сáмом расцвете сил и энергии

血气方刚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刚”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完整接龙
  • 血气方刚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xuè), 血部,共6画

    义同“血”( xuè ),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读音(qì), 气部,共4画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体。

    呼吸。没~了。~厥。~促。~息。一~呵成。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候。~温。~象。

    鼻子闻到的味。~味。臭~。

    人的精神状态。~概。~节。~魄。~派。~馁。

    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我了。~恼。~盛( shèng )。忍~吞声。

    欺压。受~。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功。~血。~虚。

    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湿~。

    景象。和~。~氛。~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读音(fāng), 方部,共4画

    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正~形.长~形

    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积。~根。平~。开~。

    人的品行端正。~正。~直。

    一边或一面。~向。~面。

    地区,地域。地~。~志。~言。~物。~圆。~隅(边疆)。~舆(指领域,亦指大地)。

    办法,做法,技巧。~式。~法。教导有~。贻笑大~。

    种,类。变幻无~。仪态万~。

    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药~。

    违背。~命。

    正在,正当。~今盛世。~兴未艾。

    才,刚刚。~才。如梦~醒。

    量词,多指一立方米。土石~。

    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几~石章。

    姓。

    读音(gāng), 刂部,共6画

    硬,坚强,与“柔”相对。~强。~直。~烈。~劲(姿态、风格等挺拔有力)。~健。~毅。~决。~正不阿( ē )。~愎自用。

    恰好,恰巧。~~(a。恰好;b。才)。~好。

    才。~才。~来就走。

    姓。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③.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jī), 禾部,共10画

    ①. 聚集。 如: 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②.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 如: 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读音(léi,lěi,lèi), 糸部,共11画

    ㈠ 累 [ léi ]

    ①.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②.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㈡ 累 [ lěi ]

    ①. 连续,重叠,堆积。 如: 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②.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 如: 累进税。

    ③. 连及,连带。 如: 累及。牵累。拖累。

    ㈢ 累 [ lèi ]

    ①. 疲乏,过劳。 如: 劳累。累乏。

    ②. 使疲劳。 如: 病刚好,别再累着。

    血气方刚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