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àoyánfán

要言不烦

拼音 yào yán bù fán 怎么读

注音 ㄧㄠˋ ㄧㄢˊ ㄅㄨˋ ㄈㄢˊ

繁体 要言不煩

感情 褒义成语

近义词 言简意赅简明扼要

反义词 拖泥带水长篇大论连篇累牍絮絮叨叨洋洋洒洒

要言不烦的意思

折叠展开

要:简要;烦:烦琐。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一点不罗嗦。

出处三国・魏 管辰《管辂别传》:“可谓要言不烦也。”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例子是的,那——《中国国粹义务论》,真真要言不烦,百读不厌!(鲁迅《彷徨 高老夫子》)

正音”,读作“yào”,不能读作“yāo”。

辨形”,不能写作“”、“”。

谜语1.省略句(谜底:要言不烦)
2.白行简(谜底:要言不烦)

要言不烦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说话精要,不啰嗦。语出《辂别传》。△“言简意赅

【典源】

《辂别传》(据《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管辂》裴松之注引)

辂为何晏所请,果共论易九事,九事皆明。晏曰:“君论阴阳,此世无双。”时邓飏与晏共坐,飏言:“君见谓善《易》,而语初不及《易》中辞义,何故也?”[1]寻声答之曰:“夫善[2]者不论《易》也。”[3]含笑而赞之“可谓要言不[4]也”。因请辂为卦。

注解

[1]辂:即管辂(公元209—256),字公明,三国魏平原人。幼喜仰视星辰,及长精风角、占相之道。尝与何晏、钟毓论《易》。辂,音

[2]《易》:即《易经》,由伏羲制卦,文王系辞,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经的内容最早只是记载大自然、天文和气象等的变化,古代帝王作为施政之用,百姓用为占卜事象。至孔子作传,始为哲理的书,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亦称为《羲经》、《周易》。

[3]晏:即何晏(?∼公元249),字平叔,三国魏宛人。好老庄之言,与夏侯玄、王弼等竞尚清谈,士大夫效之,遂成一时风气,后为司马懿所杀。

[4]烦:同“”,繁杂、众多。

【典故】

根据《辂别传》所载,有一次何晏邀请管辂前来一起讨论《易经》爻辞,结果管辂说得头头是道。于是何晏说:“在谈论自然现象方面,你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这时坐在一旁的邓飏(字玄茂,三国魏南阳人,为司马懿所杀。)就说:“管辂,别人都说你精通《易经》,为什么平常讲话却佷少谈到《易经》的道理呢?”管辂随声应答说:“精通《易经》的人是不谈论《易经》的。”何晏带著笑容称赞他说话精要不啰嗦。后来“要言不烦”演变为成语,就用来形容说话精要,不啰嗦。

【书证】

  • 01.《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管辂》裴松之注引《辂别传》:“辂寻声答之曰:『夫善《易》者不论《易》也。』晏含笑而赞之:『可谓要言不烦也。』”(源)
  • 02.宋・朱熹〈答汪尚书书〉:“熹不揆愚鄙,妄陈管见。伏蒙高明垂赐诲答,反复玩味,钦佩无忘。然有所疑,敢不自竭?道在六经,何必它求诚如台谕,亦可谓要言不烦矣!”
  • 03.《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我合你们说句要言不烦的话,阃以外将军制之,你们还有甚么为难的不成?”
  • 04.清・李光地《榕村语录・卷二八・治道二》:“明道论乐,谓:『将上下声考之,须得其正,一言以蔽之,省辨论者多少纷纷。』此等处,与所谓『加一倍』法者,皆可谓要言不烦。”
  • 05.清・吴本泰〈广雅序〉:“《广雅》者,博士张揖所纂辑,以广《尔雅》者也。……凡《尔雅》所不经载者,详录品核,著于篇以广厥义。予闻之『神明无象,要言不烦。』《尔雅》之列于十三经,已弁髦之。是编不赘疣甚乎?”

【用法】

语义形容说话精要,不啰嗦。

类别用在“言辞精练”的表述上。

例句

讲电话时请要言不烦,节省通话时间。

写论说文时,要言不烦和说理明确是很重要的原则。

这家报社的社论总是要言不烦,而且见解精辟独到。

要言不烦、立论明确的文章,现在已愈来愈难见到了。

相较之下,要言不烦的演讲比长篇大论,更能打动人心。

发言的人谨守要言不烦的原则,必可提升会议的品质及效率。

你们辩了半天,也没个定论;容我说句要言不烦的话:“多说无益,不如力行。”

要言不烦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brief and to the pointe
  2. 言葉(ことば)が簡潔(かんけつ)でくどくない
  3. etwas kurz und bündig darlegen

要言不烦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烦”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完整接龙
  • “要”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要言不烦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ào), 西部,共9画

    求,有所倚仗而强求。~求。~挟。

    同“腰”。

    同“邀”,中途拦截。

    同“邀”,约请。

    姓。

    读音(yán), 言部,共7画

    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 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

    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

    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

    姓。

    读音(bù), 一部,共4画

    fǒu ㄈㄡˇ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读音(fán), 火部,共10画

    苦闷,急躁。~躁。~乱。~恼。~闷。~郁。心~意乱。

    又多又乱。不厌其~。要言不~。~絮。~琐。~冗。~文。麻~。

    搅扰。~扰。~嚣。

    敬辞,表示请、托。~劳。~请。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③.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jī), 禾部,共10画

    ①. 聚集。 如: 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②.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 如: 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读音(léi,lěi,lèi), 糸部,共11画

    ㈠ 累 [ léi ]

    ①.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②.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㈡ 累 [ lěi ]

    ①. 连续,重叠,堆积。 如: 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②.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 如: 累进税。

    ③. 连及,连带。 如: 累及。牵累。拖累。

    ㈢ 累 [ lèi ]

    ①. 疲乏,过劳。 如: 劳累。累乏。

    ②. 使疲劳。 如: 病刚好,别再累着。

    要言不烦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