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īérjiù

一挥而就

拼音 yī huī ér jiù 朗读怎么读

注音 ㄧ ㄏㄨㄟ ㄦˊ ㄐㄧㄡˋ

繁体 一揮而就

感情 褒义成语

近义词 一气呵成一蹴而就下笔成章援笔立成运笔如飞轻而易举

反义词 江郎才尽索尽枯肠一笔勾销千锤百炼一笔抹煞

一挥而就的意思

折叠展开

就:成。
笔一挥就写(画)成了。

出处宋・朱弁《曲洧旧闻》第七卷:“东坡一挥而就,不日传部下,纸为之贵。”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例子度尚令邯郸淳作文镌碑以记其事。时邯郸淳年方十三岁,文不加点,一挥而就,立石墓侧,时人奇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

正音”,读作“yī”,不能读作“yì”。

辨形”,不能写作“”。

谜语下笔千言倚马可待(谜底:一挥而就)

一挥而就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一动笔,文章就写成了。形容才思敏捷,落笔成章。语本《摭言》。后用“一挥而就”形容在书画作文方面的敏捷高超。△“一气呵成”、“一挥立就”、“下笔成章”、“援笔立成

【典源】

《摭言》(据《太平广记・卷一八三・王璘》引)

长沙日试万言,王璘词学富赡,非积学所致。崔詹事廉问,持表荐之于朝,先是试之于使院,璘请书吏十人,皆给几砚。璘袗?扪腹,往来口授,十吏笔不停辍,首题〈黄河赋〉三十字,数刻而成;又〈鸟散余花落〉诗三十首,援毫而就。时忽风雨暴至,数幅为[1][2][3],不胜舒[2][5]曰:“勿取,但将纸来!”复纵笔一挥,斯须复十余篇矣。

注解

[1]回飙:旋风。飙,音biāo

[2]卷:音juǎn,通“”,动词,吹走。

[3]泥滓沾渍:被泥土灰尘沾染湿透。滓,音。沾渍,音zhān zì

[4]不胜舒卷:无法把卷曲的纸张舒展开来。卷,音juǎn,指卷曲的纸张。。

[5]璘:音lín。王璘,唐长沙人,生卒年不详。词学富赡,应试万言科,显敏捷之才,然不欲为官,放浪山水而终。

【典故】

唐代文人王璘极富文才。据传,他在参加万言科考试时,请了十名专司书写的人员,在庭院中架设桌椅,准备替他写下口述的文章。考试开始时,王璘自己一面优闲的来回踱步,一面口中源源不绝的吟咏文章,其速度之快,让那十个抄写人员完全无法停笔。正当完成之际,暴雨骤至,有好几幅写成的文章被一阵风卷至地上,被泥沙尘土沾湿了,整张纸卷曲起来,怎么也无法打开。王璘看了便说:“算了!再拿几张新的纸来!”纸取来后,他拿起笔来,顷刻间又写出十余篇文章。此事见于唐代小说《摭言》,小说内容虽难免夸大,但在《唐诗纪事》中亦有记载:“应日试万言科,请十书吏,口授十书吏书之,未亭午,已就七千言。”也是说不到中午,他就已作出七千字的文章,故可知,王璘确实是有出口成章、下笔千言的才情。后来“一挥而就”这句成语,就从《摭言》中“纵笔一挥,斯复十余篇矣”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才思敏捷,落笔成章。后则不限于写作文章,可泛用于书画方面。

【书证】

  • 01.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七:“东坡一挥而就,不日传都下,纸为之贵。”
  • 02.《三国演义》第七一回:“度尚令邯郸淳作文镌碑以记其事。时邯郸淳年方十三岁,文不加点,一挥而就,立石墓侧,时人奇之。”
  • 03.明・俞弁《逸老堂诗话》卷上:“适䜩客,令阍者请入室,即令赋诗赠妓,仍以险韵困之。邱略不搆思,一挥而就。”
  • 04.《警世通言・卷六・俞仲举题诗遇上皇》:“俞良领旨,左右便取过文房四宝,放在俞良面前。俞良一挥而就,做了一只词,名〈过龙门令〉。”
  • 05.《镜花缘》第五三回:“那知姐姐不假思索,竟把前朝年号以及事迹,一挥而就。若非一部全史了然于中,何能如此!”
  • 06.《三侠五义》第二二回:“公孙先生得便来到自己屋内,略为思索,提笔一挥而就,交包兴请示相爷看过。”
  • 07.《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五回:“承晖在身边取出纸笔来,一挥而就。写成一式两纸,叫博如签字。”

【用法】

语义形容在书画作文方面的敏捷高超。

类别用在“出手成章”、“一挥即成”的表述上。

例句

写几个字有何困难?待我一挥而就

他想都不想,一挥而就,一匹马跃然纸上。

他拿起笔,蘸饱了墨,一首七律,一挥而就

只看大师拿起笔,一挥而就,春联就写好了。

我没有那一挥而就的才气,这篇文章容我仔细琢磨,几天后才能完成。

【辨识】

同义“一挥而就”及“一气呵成”都有毫无滞碍,顺利完成的意思。

异义“一挥而就”侧重于敏捷迅速,专用于作文、书画方面;“一气呵成”侧重于完整流畅,泛用于形容各种事物。

例句
一挥而就一气呵成例句
他想都不想,一挥而就,一匹马跃然纸上。
她的体操表演,动作前后连贯,一气呵成,赢得满堂采。

一挥而就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take up one's brush and dash off
  2. раз-два и готово(одним духом)

一挥而就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一”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一挥而就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ī), 一部,共1画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纯;专。专~。~心~意。

全;满。~生。~地水。

相同。~样。颜色不~。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乃;竞。~至于此。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或者。~胜~负。

初次。~见如故。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读音(huī), 扌部,共9画

舞动,摇摆。~动。~袂(甩动衣袖,形容意气豪迈)。~舞。~手。

抛洒,甩出。~泪。~霍。~洒。~汗如雨。

散发。~发。发~。~斥(奔放)。

指派,命令。指~。~军。~师。

读音(ér), 而部,共6画

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连词(①表平列,如“多~杂”。②表相承,如“取~代之”。③表递进,如“~且”。④表转折,如“似是~非”。⑤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⑥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⑦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表(从……到……)从上~下。

读音(jiù), 尢部,共12画

凑近,靠近。避难~易。~着灯看书。

到,从事,开始进入。~位。~业。~寝。~任。~绪。~医。高~。

依照现有情况或趁着当前的便利,顺便。~近。~便。~事论事。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③.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jī), 禾部,共10画

①. 聚集。 如: 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②.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 如: 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读音(léi,lěi,lèi), 糸部,共11画

㈠ 累 [ léi ]

①.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②.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㈡ 累 [ lěi ]

①. 连续,重叠,堆积。 如: 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②.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 如: 累进税。

③. 连及,连带。 如: 累及。牵累。拖累。

㈢ 累 [ lèi ]

①. 疲乏,过劳。 如: 劳累。累乏。

②. 使疲劳。 如: 病刚好,别再累着。

一挥而就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