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àn

一见如故

拼音 yī jiàn rú gù 怎么读

注音 ㄧ ㄐㄧㄢˋ ㄖㄨˊ ㄍㄨˋ

繁体 一見如故

感情 褒义成语

近义词 一见钟情一拍即合一见倾心

反义词 白头如新视同路人行同陌路

一见如故的意思

折叠展开

故:故人;老朋友。
初次相见就像老朋友一样。形容彼此一接触就情投意合。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例子他们俩一见如故,谈得很投机。

正音”,读作“gù”,不能读作“gǔ”。

辨形”,不能写作“”。

歇后语 1. 沙漠里相遇的鸟 —— 一见如故
2. 贾宝玉看林妹妹 —— 一见如故

谜语1.张果老(谜底:一见如故)
2.相逢何必曾相识(谜底:一见如故)

一见如故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初次见面就相处融洽,如同老朋友一般。※#语或本《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典源】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1]

(吴公子札)[2]于郑,见[3],如旧相识,与之[4],子产献[5]焉。

注解

[1]典故又见于《晋书・卷三六・张华列传》。

[2]聘:访问,古代诸侯间互派使者作友好访问。

[3]子产:公孙侨,字子产,春秋时郑国大夫,生卒年不详。博洽多闻,长于政治。为政宽猛并济,时当晋楚争霸,郑处于两大国之间,子产能事大以礼,而不苟徇其欲,晋楚皆敬惮之。

[4]缟带:白色的衣带。缟,音gǎo,白色。

[5]纻衣:麻布衣服。纻,音zhù,麻料。

参考

《晋书・卷三六・张华传》

初,陆机兄弟志气高爽,自以吴之名家。初入洛,不推中国人士,见华一面如旧,钦华德范,如师资之礼焉。

【典故】

“一见如故”的典故可能出自于《左传》。春秋时,吴国公子季札到郑国访问。见到大夫子产,相谈甚欢,好像相识许久的老朋友一样。彼此互赠珍贵礼物,表示深厚的情谊。而在《晋书》中,也有“一面如旧”的说法。晋朝时,吴郡的陆机、陆云两兄弟自认为江南名家子弟,相当自负,从不把中原人士放在眼里。等到入京后,遇到名士张华,与他相处就如旧识般亲切,陆家兄弟也非常仰慕他的道德风范,并以老师之礼相待。后来“一见如故”这句成语多用来形容初次见面就相处融洽,如同老朋友一般。

【书证】

  • 01.宋・张洎《贾氏谭录》:“李邺侯为相日,吴人顾况西游长安,邺侯一见如故。”
  • 02.《水浒传》第五八回:“一个是花和尚鲁智深,一个是青面兽杨志。他二人一见如故,便商议救兄一事。”
  • 03.《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长兄,我和你一见如故,这最是人生最难得的事。”
  • 04.《镜花缘》第一三回:“大家进舱,锦枫拜了吕氏,并与婉如见礼,彼此一见如故,十分亲爱。”
  • 05.《荡寇志》第五三回:“既承仁弟不弃,一见如故,可以无须如此客套。舍下离此不远,愿请行旌小住一日,未知可否?”
  • 06.《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你大哥是个爽快人,咱们既然一见如故,应该要借杯酒叙叙,又何必推辞呢?”

【用法】

语义初次见面就相处融洽,如同老朋友一般。

类别用在“初识熟络”的表述上。

例句

我俩虽是初次见面,却是一见如故

今日与兄一见如故,日后还请多多赐教。

来!照张相,纪念咱们这一见如故的缘分。

有些人让你一见如故,有些人则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我们要不是有缘分,怎会一见如故,谈得如此投机呢?

他们两人都喜爱电影,才刚认识,便一见如故地聊个不停。

在这长途客运上能遇到一见如故的老乡,这下可有得聊了。

那年我到上海,见到了他,两人一见如故,从此成了好朋友。

也许因为我们都是南部人,所以虽然萍水相逢,但都有一见如故的感觉。

由于因缘际会,这两位来自异国的室友,在这陌生环境中一见如故,结下这段情谊。

一见如故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become fast friends at the first meeting
  2. 初対面(しょたいめん)だが旧知(きゅうち)さながらである
  3. dès la première rencontre se sentir comme de vieux amis
  4. sich bei der ersten Begegnung schon wie alte Bekannte fühlen
  5. встретиться как стáрые приятели

一见如故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故”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完整接龙
  • “一”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一见如故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ī), 一部,共1画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纯;专。专~。~心~意。

    全;满。~生。~地水。

    相同。~样。颜色不~。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乃;竞。~至于此。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或者。~胜~负。

    初次。~见如故。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读音(jiàn), 见部,共4画

    古同“现”,出现,显露。

    古同“现”,现存。

    读音(rú), 女部,共6画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

    到,往。~厕。

    假若,假设。~果。~若。假~。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

    与,和:“公~大夫入”。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

    表示举例。例~。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姓。

    读音(gù), 攵部,共9画

    意外的事情。事~。变~。~障。

    原因。缘~。原~。

    有心,存心。~意。~杀(有意谋杀)。明知~犯。

    老,旧,过去的,原来的。~事(a。旧事,成例;b。有连贯性的比较完整的事情,比较适合于口头讲述,“事”读轻声)。~人。~乡。~土(故乡)。~园(故乡)。~居。~国(故乡,亦指祖国)。~纸堆(泛指旧而多的文籍)。革~鼎新(“革”,除去;“鼎”,更新;破除旧的,建立新的)。~步自封(“故步”,原来的步子;“封”,限制;喻安于现状,不求进取。亦作“固步自封”)。

    朋友,友情。亲~。沾亲带~。

    死亡(指人)~去。病~。

    所以,因此。~此。~而。

    古同“顾”,反而。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③.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jī), 禾部,共10画

    ①. 聚集。 如: 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②.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 如: 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读音(léi,lěi,lèi), 糸部,共11画

    ㈠ 累 [ léi ]

    ①.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②.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㈡ 累 [ lěi ]

    ①. 连续,重叠,堆积。 如: 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②.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 如: 累进税。

    ③. 连及,连带。 如: 累及。牵累。拖累。

    ㈢ 累 [ lèi ]

    ①. 疲乏,过劳。 如: 劳累。累乏。

    ②. 使疲劳。 如: 病刚好,别再累着。

    一见如故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