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gběnqīngyuán

正本清源

拼音 zhèng běn qīng yuán 怎么读

注音 ㄓㄥˋ ㄅㄣˇ ㄑㄧㄥ ㄩㄢˊ

繁体

感情 褒义成语

近义词 端本正源正本澄源

反义词 舍本逐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正本清源的意思

折叠展开

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清源:从起源上整理。
指从根本上整顿清理;彻底解决问题。

出处《晋书・武帝纪》:“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于置胤树嫡,非所先务。”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例子正本清源的工作是艰巨复杂的,必须下大力气抓好。

辨形”,不能写作“”。

谜语爱新觉罗氏家谱(谜底:正本清源)

正本清源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从根本、源头上清理整顿。比喻澈底改革以解决问题。语本《汉书・卷二三・刑法志》。△“拔本塞源

【典源】

《汉书・卷二三・刑法志》

今汉承衰周暴秦极敝之流,俗已薄于三代,而行尧舜之刑,是犹以鞿而御?突,违救时之宜矣。且除肉刑者,本欲以全民也,今去髡钳一等,转而入于大辟。以死罔民,失本惠矣。故死者岁以万数,刑重之所致也。……岂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论,删定律令,籑二百章,以应[1]其余罪次,于古当生,今触死者,皆可募行肉刑。及伤人与盗,吏受赇枉法,男女淫乱,皆复古刑,为三千章。诋欺文致微细之法,悉蠲除。如此,则刑可畏而禁易避,吏不专杀,法无二门,轻重当罪,民命得全,合刑罚之中,殷天人之和,顺稽古之制,成时雍之化。

注解

[1]大辟:死刑。

【典故】

“正本清源”原作“清原正本”。汉代的史学家班固,曾在《汉书》的〈刑法志〉中讨论国家的刑法制度,认为当时的法律有许多不合宜的地方,处刑的轻重常拿捏不当,重者太重,死刑人数过多;轻者太轻,无法达到遏止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之下,无法遏止轻犯者作恶,官吏又每每以斩大盗建立威信,结果社会依然混乱。原因除了礼乐教养的缺乏外,就是刑法制定不当的后果。所以班固认为必须要从源头开始清理、从根本开始整顿,也就是从检讨刑法制度做起,修改不当的法令,重新衡量罚则的轻重,才能使社会达到真正的安定,人民有安乐的生活。后来“正本清源”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比喻澈底改革以解决问题。出现“正本清源”的书证如《晋书・卷三・武帝纪》:“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于置胤树嫡,非所先务。”

【书证】

  • 01.《晋书・卷三・武帝纪》:“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于置胤树嫡,非所先务。”
  • 02.《文明小史》第四二回:“现在正本清源之法,第一先要禁掉这些书。”
  • 03.《清史稿・卷一二四・食货志五》:“今之言禁者,亦第补偏救弊,非能正本清源也。”
  • 04.《清史稿・卷一五四・邦交志二》:“如能乘机利导,与英外部酌议洋药进口、分年递减专条,逐渐禁止,尤属正本清源之计。”
  • 05.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四・水学・水害》:“一旦治水,而欲正本清源,复其故道,怨者必多,未为民便也。”

【用法】

语义比喻澈底改革以解决问题。

类别用在“澈底解决”的表述上。

例句

人人养成守法观念,才是正本清源,维护社会治安的好方法。

我们必须在思想上正本清源,才能去除一些不正确的价值判断。

如今社会风气败坏,想要移风易俗,唯有正本清源,从心灵改革著手。

如果要完全消弭工程绑标的弊端,就必须正本清源地从制度面下手才行。

想要助他步上正途,唯有断绝他跟不良朋友的往来,才是正本清源的好方法。

公司内部弊病丛生,他虽想要正本清源地加以改革,却无法克服来自各方面的许多阻挠。

正本清源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clear up the source of moral character
  2. провести коренные реформы

正本清源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源”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完整接龙
  • “正”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正本清源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zhèng), 止部,共5画

    〔~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

    读音(běn), 木部,共5画

    草木的根。~草(泛指中药)。无~之木。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末(头尾;始终)。根~(根源;彻底;本质上)。

    草的茎,树的干。草~植物。

    中心的,主要的。~部。~体。

    原来。~来。~领。

    自己这方面的。~国。~身。~位。~分( fèn )。

    读音(qīng), 氵部,共11画

    水或其他液体、气体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与“浊”相对。~水。~泉。~流(①澄澈的水流,如“一股~~”;②旧时指负有名望,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澈。~碧。~朗。~新。~醇。月白风~。

    安静,不烦。冷~。凄~。~闲。~静。~淡。~幽。~谧(宁静)。

    单纯不杂。~唱。~茶。

    明白,明晰。~楚。~晰。~醒。~通(文章层次清楚)。~亮。

    一点不留,净尽。~除。肃~。~剿。~洗。~君侧(清除国君身边的亲信)。

    整理,查验。~理。~查。~点。~仓。

    详细登记。~册。~单。

    公正,廉洁。~廉。~正。~官。~绩。

    洁净,纯洁。~洁。~爽。冰~玉洁。

    高洁,高尚的,高明的。~高。~绮。~雅。~操。~介(清高耿直)。~望(清白高尚的声望)。~识(高明的见识)。

    太平,不乱。~平。~泰。~和。

    中国朝代名。~代。~宫秘史。

    姓。

    读音(yuán), 氵部,共13画

    水流所从出的地方。河~。泉~。发~。~远流长。~头。

    事物的根由。来~。资~。渊~。能~。起~。策~地。

    姓。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③.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jī), 禾部,共10画

    ①. 聚集。 如: 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②.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 如: 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读音(léi,lěi,lèi), 糸部,共11画

    ㈠ 累 [ léi ]

    ①.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②.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㈡ 累 [ lěi ]

    ①. 连续,重叠,堆积。 如: 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②.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 如: 累进税。

    ③. 连及,连带。 如: 累及。牵累。拖累。

    ㈢ 累 [ lèi ]

    ①. 疲乏,过劳。 如: 劳累。累乏。

    ②. 使疲劳。 如: 病刚好,别再累着。

    正本清源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