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ídǎohuánglóng

直捣黄龙

拼音 zhí dǎo huáng lóng 怎么读

注音 ㄓˊ ㄉㄠˇ ㄏㄨㄤˊ ㄌㄨㄥˊ

繁体 直搗黃龍

感情 褒义成语

近义词 深入虎穴

直捣黄龙的意思

折叠展开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
现泛指敌人腹地。

出处元・脱脱等《宋史・岳飞传》:“飞大喜,语其下曰:‘今番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用法动宾式;作主语;含褒义。

例子直捣黄龙君莫懈,福星高照古神州。(吴玉章《和印泉老兄“七七”三年抗战纪念感赋原韵》)

谜语岳飞的心愿(谜底:直捣黄龙)

直捣黄龙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黄龙,即黄龙府,金人都城。“直捣黄龙”是宋时名将岳飞讨伐金人时,以直抵金人都城黄龙府与部下相激勉。语本《宋史・卷三六五・岳飞列传》。后用“直捣黄龙”指直接进击敌方都城、巢穴。

【典源】

《宋史・卷三六五・岳飞列传》

先是,绍兴五年,飞遣梁兴等布德意,招结两河豪杰,山砦韦铨、孙谋等敛兵固堡,以待王师,李通、胡清、李宝、李兴、张恩、孙琪等举众来归。金人动息,山川险要,一时皆得其实。尽磁、相、开德、泽、潞、晋、绛、汾、隰之境,皆期日兴兵,与官军会。其所揭旗以“”为号,父老百姓争挽车牵牛,载糗粮以馈义军,顶盆焚香迎候者,充满道路。[1]以南,[2]号令不行,[3]欲签军以抗[4],河北无一人从者,乃叹曰:“自我起北方以来,未有如今日之[5]。”金帅乌陵思谋素号[6],亦不能制其下,但[7]之曰:“毋轻动,俟岳家军来即降。”金统制王镇、统领崔庆、将官李觊、崔虎、华旺等皆率所部降,以至禁卫龙虎大王下忔查千户高勇之属,皆密受飞[8],自北方来降。金将军韩常欲以五万众内附。飞大喜,语其下曰:“直抵[9],与诸君痛饮尔!”

注解

[1]燕:燕京,宋时为金之首都。

[2]金:金朝(公元1115—1234)。宋徽宗政和五年,女真酋长完颜阿骨打称帝,国号金。后被蒙古所灭。

[3]兀术:公元?∼1148,姓完颜,名宗弼,金太祖第四子。善骑射,累官太师,都元帅、领行台尚书事,江南呼为四太子,屡侵宋,尝败于岳飞手下,卒谥忠烈。

[4]飞:岳飞(公元1103—1141),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为宋朝名将。事母至孝,家贫力学。宣和中,以敢战士应募,隶留守宗泽部下,屡破金兵,高宗手书“精忠岳飞”四字,制旗赐之。大破金兵于郾城,复欲进军朱仙镇,惜宰相秦桧力主和议,乃一日降十二金字牌,召还,诬以罪而死于狱。孝宗时诏复官,谥武穆,宁宗时追封为鄂王,改谥忠武,有《岳武穆集》。

[5]挫衄:挫败。衄,音,失败。

[6]桀黠:凶恶奸诈。

[7]谕:告知。

[8]旗牓:标有名号的旗子与榜文。

[9]黄龙府:地名。位于吉林省农安县,辖今辽北省开原县以北及吉林、松江两省全境。本勃海国扶余府,辽太祖时改名为“黄龙府”。金沿用,并以此为都城。

【典故】

黄龙”是指黄龙府,在今吉林省境,宋朝时为金人的都城。“直捣黄龙”本来是岳飞讨伐金人时,以直抵金人都城黄龙府与部下相激勉,所采取的应战策略。后来扩大引申,除了战事以外,也可以用在各种竞赛中,为了争取胜利所用的策略,直接深入对方内部要地。《宋史・卷三六五・岳飞列传》提到,岳飞在对抗金人的战役中,屡战屡胜,士气高昂。自燕京以南,金兵的号令无法施行,许多金朝的将领、官兵也都率领部众向岳飞投降。岳飞的军队士气大振,岳飞也很高兴,就勉励将士说:“我们要深入敌军,直接攻克金人的都城黄龙府,然后大家就可以痛快地尽情喝酒以资庆祝!”后来“直捣黄龙”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以借指直接进击敌方都城、巢穴。

【书证】

  • 01.清・蒲松龄〈代王玉斧戏答王抡史书〉:“他日直捣黄龙,纵军旁掠,则切肤之灾,弟亦不能卵翼之矣。”

【用法】

语义直接进击敌方都城、巢穴。

类别用在“深入敌穴”的表述上。

例句

趁此大捷,我军应当一鼓作气,直捣黄龙,扫穴犁庭。

只要攻下这个关卡,我军直捣黄龙的目标就指日可待了。

我们今天将要直捣黄龙,澈底消灭敌人,与诸君痛饮一番。

战争初期,我军采取直捣黄龙的战法,越过众多据点,直攻敌人巢穴,把敌人打得溃不成军。

我队有明星守门员把关,防守是固若金汤。对手想直捣黄龙,射门得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直捣黄龙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龙”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完整接龙
  • “直”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直捣黄龙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zhí), 目部,共8画

    不弯曲。~线。~角。~径。~立。~截了当。~觉( jué )。~观。

    把弯曲的伸开。~起腰来。

    公正合理。是非曲~。理~气壮。耿~。正~。

    爽快,坦率。~爽。~率( shuài )。~谏。~诚。~言不讳。

    一个劲儿地,连续不断。一~走。~哭。

    竖,与“横”相对。不要横着写,要~着写。

    汉字笔形之一,自上至下。

    姓。

    读音(dǎo), 扌部,共10画

    砸,舂。~米。~蒜。~药。~毁。

    冲,攻打。直~敌巢。

    搅扰。~乱。~鬼。

    读音(huáng), 部,共画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色。~昏。牛~。~澄澄。信口雌~。

    特指中国黄河。~灾。治~。~泛区。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老(黄帝和老子)。炎~子孙。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事情~了。

    姓。

    读音(lóng), 龙部,共5画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

    姓。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③.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jī), 禾部,共10画

    ①. 聚集。 如: 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②.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 如: 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读音(léi,lěi,lèi), 糸部,共11画

    ㈠ 累 [ léi ]

    ①.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②.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㈡ 累 [ lěi ]

    ①. 连续,重叠,堆积。 如: 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②.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 如: 累进税。

    ③. 连及,连带。 如: 累及。牵累。拖累。

    ㈢ 累 [ lèi ]

    ①. 疲乏,过劳。 如: 劳累。累乏。

    ②. 使疲劳。 如: 病刚好,别再累着。

    直捣黄龙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