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ǎoshí

老马识途

拼音 lǎo mǎ shí tú 怎么读

注音 ㄌㄠˇ ㄇㄚˇ ㄕˊ ㄊㄨˊ

繁体 老馬識途

感情 褒义成语

近义词 熟门熟路驾轻就熟识途老马轻车熟路

反义词 暗中摸索乳臭未干不知所以

老马识途的意思

折叠展开

识:认得;途:路。
老马能认识走过的道路。比喻年纪大的人;富有经验。

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用法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含褒义。

例子他虽然年高,但老马识途,还是可以做个顾问的。

正音”,读作“shí”,不能读作“zhì”。

辨形”,不能写作“”。

老马识途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老马认得走过的路。典出《韩非子・说林上》。后用“老马识途”比喻有经验的人对情况比较熟悉,容易把工作做好。

【典源】

《韩非子・说林上》

[1][2][3][4]。春往冬[5],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寸而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注解

[1]管仲:管夷吾(?∼公元前644),字仲,春秋齐国颍上人。初事公子纠,后事齐桓公为相。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尊周室,攘戎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桓公尊为“仲父”,为法家之祖。谥敬。世称为“管子”。

[2]隰朋:生卒不详,齐国大夫,曾助管仲佐桓公完成霸业。谥成子。隰,音

[3]桓公:?∼公元前643,春秋时齐国的国君,姓姜,名小白,襄公弟。周庄王五十一年,以襄公无道,出奔莒。其后襄公被弑,乃归国即君位,任管仲为相,尊周室,攘夷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为五霸之首。管仲亡后,怠忽政事,宠幸佞臣,霸业遂衰。在位四十二年,谥桓。

[4]孤竹:春秋时国名,在今河北省卢龙县至热河省朝阳县一带。

[5]反:通“”,回来。

【典故】

春秋时,周室衰微,齐桓公以管仲为相,对内提升国力,对外率诸侯尊崇周天子的地位,阻止蛮族入侵,成为春秋时期五位霸主中实力最为强大的一位。据《韩非子・说林上》载,有一次管仲、隰()朋随著桓公去征伐孤竹国,由于去的时候是春天,而回来的时候却已经是冬天,景物变化很大,让他们迷失了回国的方向。正当众人无计可施时,管仲想起老马可以记得以前走过的路。于是挑选了几匹老马,让牠们在前面任意行走,军队跟在后面,果然找到了原路回国。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老马识途”,比喻有经验的人对情况比较熟悉,容易把工作做好。

【书证】

  • 01.《东周列国志》第二一回:“臣闻老马识途,无终与山戎连界,其马多从漠北而来,可使虎儿斑择老马数头,观其所往而随之,宜可得路也。”

【用法】

语义比喻有经验的人对情况比较熟悉,容易把工作做好。褒义。

类别用在“经验丰富”的表述上。

例句

放心吧!小王老马识途,不会迷路。

老马识途的老王领队,我们不会迷路。

识认古文字,他老马识途,我则没啥经验。

买卖骨董,得找位老马识途的仲介,不可随便。

团中就你老马识途,这次旅游理当由你作导游。

投资股票,你是老马识途了,请给我一点指导吧!

这座捷运站出口那么多,要不是老马识途,必然迷路。

进入森林后,他老马识途般地带著我们穿梭在羊肠小径之中。

教授老马识途的经验,正是带领我们探索学术奥秘的最佳指引。

原盼他老马识途,没想到竟然和我们一样初游此地,这下可要冒险了。

老马识途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An old hand is a good guide.
  2. 老馬(ろうば)は道を知る。経験者(けいけんしゃ)はその道に詳(くわ)しい
  3. un vieux cheval connaǐt la route(un homme d'expérience est un bon guide)
  4. Стáрый конь дорогу знáет.

老马识途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途”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完整接龙
  • “老”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老马识途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lǎo), 耂部,共6画

    年纪大,时间长,有经验,陈旧的。~当益壮。~朋友。~练。~化。少年~成。~马识途。

    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吴~。~人家。~大爷。

    极,很。~早。~羞成怒。

    老年人。敬~院。扶~携幼。~有所为( wéi )。

    晚年。~年。~境。

    敬老,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总是,经常。~是生病。

    原来的。~地方。

    与“嫩”相对。黄瓜长~了。

    词头,用于表排行,用于表相互尊称,或加在某些动植物名前构成多音节词。~大。~鹰。~倭瓜。

    老子(中国先秦思想家)及其学说的简称。

    死的讳称。~了。

    〔~板〕指业主或企业的经营者。

    姓。

    读音(mǎ), 马部,共3画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匹。骏~。~到成功。~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大。~蜂。~勺。

    姓。

    读音(shí), 讠部,共7画

    记住。博闻强~。

    标志,记号。

    读音(tú), 辶部,共10画

    道路。路~。~径。旅~。长~。坦~。日暮~穷。前~。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③.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jī), 禾部,共10画

    ①. 聚集。 如: 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②.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 如: 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读音(léi,lěi,lèi), 糸部,共11画

    ㈠ 累 [ léi ]

    ①.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②.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㈡ 累 [ lěi ]

    ①. 连续,重叠,堆积。 如: 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②.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 如: 累进税。

    ③. 连及,连带。 如: 累及。牵累。拖累。

    ㈢ 累 [ lèi ]

    ①. 疲乏,过劳。 如: 劳累。累乏。

    ②. 使疲劳。 如: 病刚好,别再累着。

    老马识途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