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ǒushēngyǒu

有声有色

拼音 yǒu shēng yǒu sè 怎么读

注音 ㄧㄡˇ ㄕㄥ ㄧㄡˇ ㄙㄜˋ

繁体 有聲有色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绘声绘色

反义词 乏善可陈平淡无奇味同嚼蜡无声无息

有声有色的意思

折叠展开

既有声音;又有色泽。形容表演或说话十分生动、精彩。

出处宋・汪藻《浮溪集・翠微堂记》:“其意从谓世之有声有色者,未有不争而得,亦未有不终磨灭者。”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补语;形容说话、表演等。

例子沙汀《困兽记》:“我倒更加觉得生命可爱,总想过得有声有色一些。”

正音”,读作“sè”,不能读作“sǎi”。

辨形”,不能写作“”。

歇后语 1. 画笔敲鼓 —— 有声有色
2. 染坊门里吹笛子 —— 有声有色

谜语1.诛(谜底:有声有色)
2.黯(谜底:有声有色)
3.彩色电视(谜底:有声有色)
4.

有声有色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原指人拥有美好的名声和荣显的地位。声,谓声调铿锵,借指人美好的声誉。色,谓容色茂美,借指人荣显的地位。语出宋・汪藻〈翠微堂记〉。后用“有声有色”形容用言语、文章表达意见或描述事物,音容或辞采茂美,淋漓尽致,生动感人。也用以比喻事物的丰富多采。△“有声有情

【典源】

宋・汪藻〈翠微堂记〉(据《浮溪集》卷一八引)

吾宗发之以豪,自喜读书彊记,谈笑多闻,颇欲以事业文章见世。一旦悉弃去不学,学所以治心养性者,买田三灵山之阳,前瞰大川,旁眺诸岭,筑翠微堂以居。艺兰种竹其下,日与宾客饮酒赋诗,徘徊周览,盖将老焉。其意以谓世之有声有色者,未有不争而得,亦未有不终磨灭者。惟山水之娱人,无事于争,且[1]可以长存,故吾有以取之,盖不学[2]而暗与之合。

注解

[1]庶几:测度语气词,或许。几,音

[2]渊明:指陶潜(公元365—427),东晋浔阳柴桑人,陶侃的曾孙,一名渊明,字元亮。安贫乐道,尝作五柳先生传以自比,世称“靖节先生”。诗名尤高,堪称古今隐逸诗人的宗师。

【典故】

有声”本《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文王有声,遹骏有声。”是说文王非常有声誉。“有声有色”一语则见于宋朝汪藻的〈翠微堂记〉,他记叙自己退职隐居后,寄情山水,领悟到“世之有声有色者,未有不争而得,亦未有不终磨灭者”,意思是说:拥有名声和贵位的人,都必须不断地争夺才能得到,而且将会消失。他以为只有山水带给人的快乐,不须争夺,并且可以长存心中。后来“有声有色”这句成语,不只用来形容人,还可以用在形容事物的丰富多采。如《老残游记》第七回:“若求在上官面上讨好,做得烈烈轰轰,有声有色,则只有依玉公办法,所谓逼民为盗也。”至于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谢灵运『池塘生春草』,造语天然,清景可画,有声有色,乃是六朝家数,与夫『青青河畔草』不同。”则是形容诗文声调铿锵,辞采茂美。

【书证】

  • 01.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谢灵运『池塘生春草』,造语天然,清景可画,有声有色,乃是六朝家数,与夫『青青河畔草』不同。”
  • 02.清・阎尔梅〈知人论〉:“其言之出入风雅,有声有色者,其人必强记博闻,善属文,堪备顾问者也。”
  • 03.清・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一:“杜云『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李云『青天中道流孤月』,又云『五峰转月色,百里行松声』;写月有声有色如此,后人复何从著笔耶!”
  • 04.《老残游记》第七回:“若求在上官面上讨好,做得烈烈轰轰,有声有色,则只有依玉公办法,所谓逼民为盗也。”

【用法】

语义形容事物精采,淋漓尽致。

类别用在“生动活泼”的表述上。

例句

他把晚会办得有声有色,真不简单。

他们把相声讲得有声有色,让观众听得如痴如醉。

想不到他第一部小说就写得有声有色,深受读者喜爱。

他配合著唱片,把贝多芬的生平讲得有声有色,引人入胜。

他能把这么枯燥的题目讲得如此有声有色,口才真是一流。

他用含有感情的声音把全诗朗诵了一遍,抑扬顿挫,有声有色

他俩有声有色地唱了一段梁祝的〈十八相送〉,赢得一片掌声。

有声有色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be full of sound and colour
  2. いきいきとしている
  3. vivant(expressif)
  4. bildlich (ausgedrückt)(lebendig (geschildert))
  5. живо и интересно(с большой экспрессией)

有声有色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色”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完整接龙
  • 有声有色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ǒu), 月部,共6画

    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读音(shēng), 士部,共7画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音。~带。

    消息,音讯。~息。不通~气。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明。~辩(公开辩白)。~泪俱下。~嘶力竭。

    名誉。名~。

    音乐歌舞。~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色。

    读音(sè), 色部,共6画

    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颜~。~彩。~相( xiàng )。~调( diào )。

    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脸~。气~。~厉内荏。

    情景,景象。行~匆匆。景~宜人。

    种类。各~用品。

    品质,质量。音~。成~。足~纹银。

    妇女美貌。姿~。~艺。

    情欲。~情。好( hào )~。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③.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jī), 禾部,共10画

    ①. 聚集。 如: 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②.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 如: 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读音(léi,lěi,lèi), 糸部,共11画

    ㈠ 累 [ léi ]

    ①.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②.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㈡ 累 [ lěi ]

    ①. 连续,重叠,堆积。 如: 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②.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 如: 累进税。

    ③. 连及,连带。 如: 累及。牵累。拖累。

    ㈢ 累 [ lèi ]

    ①. 疲乏,过劳。 如: 劳累。累乏。

    ②. 使疲劳。 如: 病刚好,别再累着。

    有声有色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