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ngmáolínjiǎo

凤毛麟角

拼音 fèng máo lín jiǎo 怎么读

注音 ㄈㄥˋ ㄇㄠˊ ㄌㄧㄣˊ ㄐㄧㄠˇ

繁体 鳳毛麟角

感情 褒义成语

近义词 百里挑一

反义词 多如牛毛俯拾即是

凤毛麟角的意思

折叠展开

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珍禽异兽。
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出处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文》:“康对山之文,天下慕向之,如凤毛麟角。”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例子全县只考上你一个,无论如何是凤毛麟角(梁斌《红旗谱》二十)

辨形”,不能写作“”;“”,不能写作“”、“”;“”,不能写作“”。

谜语最稀罕的东西(谜底:凤毛麟角)

凤毛麟角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凤毛”,凤凰的羽毛。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麟角”,麒麟的角。语出三国魏・蒋济〈万机论〉。“凤毛麟角”比喻稀罕珍贵的人、物。

【典源】

凤毛”: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1]风姿似父,作[2],加授[3],公服从大门入。桓公望之,曰:“[4]固自有[5]。”

注解

[1]王敬伦:王劭,字敬伦,晋临沂人,王导第五子,生卒年不详。风姿美丽,得桓温器重。官至尚书仆射、吴国内史。

[2]侍中:职官名。秦置五人,往来殿内东厢奏事。汉以为加官,分掌乘舆服物,侍于君王左右,与闻朝政,为皇帝亲信重臣。魏晋以后为门下省的长官,到元代时废除。

[3]桓公:桓温(公元312—378),字元子,晋龙亢人。初拜驸马都尉,定蜀,攻前秦,因破姚襄有功,官至大司马。与前燕慕容垂战于枋头,大败而还。后废帝奕,立简文帝,阴谋篡夺,威势显赫,旋以疾卒。

[4]大奴:指王劭。或谓王劭小字。

[5]凤毛:凤凰的羽毛。

麟角”:三国魏・蒋济〈万机论〉(据《太平御览・卷四九六・谚下》引)

学者如[1],成者如[2]

注解

[1]牛毛:牛身上的毛,比喻极多。

[2]鳞角:当作“麟角”。麒麟的角极为罕见,比喻极少。

【典故】

“凤毛麟角”系由“凤毛”及“麟角”二词语组合而成。“凤毛”见于《世说新语・容止》。王劭是王导的第五子,风度姿态都很像他的父亲。他作侍中时,有次奉旨授予桓温升职用的官服。王劭刚从大门进入,桓温远远的望著他,觉得他有其父之风。六朝时南方人称赞子弟的才干可与父兄辈相比者为“有凤毛”,于是桓温就说:“大奴固自有凤毛。”意思便是称赞王劭的能力不输给其父王导。“麟角”见于〈万机论〉。魏文帝曹丕雅好文学,即位后进行了一连串的改革,包括选拔人才,提倡文学,一时之间,文风大盛。但为学之人虽多,有所成就之人却少,故蒋济在〈万机论〉中评论道:“学习的人虽然多得像牛毛一样,但真正学有所成的人却像麒麟的角一样稀少。”后来这两个词语被合用成“凤毛麟角”,用来比喻稀罕珍贵的人、物。

【书证】

  • 01.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二三:“康对山之文,天下慕向之,如凤毛麟角。后刻集一出,殊不惬人意。”
  • 02.明・汪廷讷《种玉记》第二九出:“驸马是凤毛麟角,公主是玉叶金枝,在钓惟缗,果然是王侯之配。”
  • 03.明・吴廷翰〈赠四山童先生七十寿序〉:“予取友四方,见其瑰玮卓荦、聪明持达、负经济之才、淹贯之学者,云集雾滃,予敢少之哉?然而直节不挠,正论不阿者,则固凤毛麟角矣。”

【用法】

语义比喻稀罕珍贵的人、物。

类别用在“数量稀少”的表述上。

例句

现在能裱褙字画书籍的师傅已是凤毛麟角,寥寥无几了。

随波逐流者,多如过江之鲫;守正不阿者,鲜若凤毛麟角

故宫珍藏的翠玉白菜,维妙维肖,确是古代艺品中的凤毛麟角

在我们乡下地方,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有如凤毛麟角,人人称羡。

像他这么热心公益、毋私毋我的人,在现代社会中已是凤毛麟角,不可多得了。

在古代的社会里,像李清照那样能以词擅名当代文坛的女性,实属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凤毛麟角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phoenix feathers and unicorn's horn; rare and precious things
  2. 極めて珍(めずら)しい物事(ものごと)人物
  3. chose rare et précieuse
  4. sehr seltener und wertvoller Gegenstand
  5. уникум

凤毛麟角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角”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完整接龙
  • “凤”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凤毛麟角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fèng), 几部,共4画

    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称“凤”;雌的称“凰”)~凰。~雏(幼小的凤;喻英俊少年)。龙肝~髓(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龙驹~雏(喻有才华的英俊青少年)。雏~清于老~声。

    姓。

    读音(máo), 毛部,共4画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笔。羽~。~织品。~骨悚然。轻于鸿~。

    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不~之地。

    衣物上的霉菌。老没见太阳都长~了。

    粗糙,没有加工的。~布。~估(粗略地估计)。~坯。

    不是纯净的。~利。~重。

    行动急躁。~躁。

    惊慌失措,主意乱了。把他吓~了。

    小。~病。~孩子。~~雨。

    货币贬值。钱~了。

    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两~钱。

    姓。

    读音(lín), 鹿部,共23画

    〔麒~〕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鹿,全身有鳞甲,有尾。古代以其象征祥瑞,亦用来喻杰出的人物。简称“麟”,如“凤毛~角”,“~凤龟龙”。

    读音(jiǎo), 角部,共7画

    古代酒器,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

    演员,或指演员在戏剧中所扮演的人物。~色。名~。

    较量,竞争。~力。~斗。~逐。

    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

    姓。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③.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jī), 禾部,共10画

    ①. 聚集。 如: 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②.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 如: 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读音(léi,lěi,lèi), 糸部,共11画

    ㈠ 累 [ léi ]

    ①.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②.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㈡ 累 [ lěi ]

    ①. 连续,重叠,堆积。 如: 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②.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 如: 累进税。

    ③. 连及,连带。 如: 累及。牵累。拖累。

    ㈢ 累 [ lèi ]

    ①. 疲乏,过劳。 如: 劳累。累乏。

    ②. 使疲劳。 如: 病刚好,别再累着。

    凤毛麟角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